印度尼西亚 :东南亚的总统共和制国家

更新时间:2023-06-12 20:21

印度尼西亚,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语:Republik Indonesia,英语:Republic of Indonesia),位于亚洲东南部,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17508个岛屿组成,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接壤,并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和澳大利亚隔海相望。处于东经94°45′—141°05′,北纬6°08′—南纬11°15′之间。印度尼西亚陆地面积为191.4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为316.6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专属经济区),从东到西约为5,100公里,从北到南约为1,800公里。2022年12月底印度尼西亚的总人口为2.76亿。印度尼西亚有3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人占总人口的45%。首都为雅加达(Jakarta)。官方语言为印尼语。

印度尼西亚属于赤道海洋性气候,全年炎热、潮湿多雨。境域内山地和丘陵地形为主,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西部的查亚峰海拔5029米,是印度尼西亚境内最高峰。河流一般比较短,长度在40公里以上的河流多达100余条。公元3至七世纪由于农业社会发展,印度尼西亚境内出现原始部落国家。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印度尼西亚历史上的大帝国满者伯夷在东爪哇建立,至加查·玛达(Gajah Mada)统治时期,采行扩张政策,版图包含现今大多数印度尼西亚及部分马来西亚地区。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印度尼西亚成为荷兰殖民地。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800年破产解散,荷兰政府续而成立荷属东印度接管印度尼西亚殖民地。1942年日本入侵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入日治时期。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苏加诺(Bung Sukarno)宣布印度尼西亚独立,并出任总统职务。1949年12月,荷兰宣布印度尼西亚独立。1967年2月,苏哈托(Haji Mohammad Suharto)出任代理总统。1997年,印度尼西亚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经济遭受重创,引发大规模对“新秩序”政策的不满,苏哈托被迫于1998年5月下台。1999年,东帝汶宣布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独立。印度尼西亚于2004年进行首次总统直选,苏西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担任印度尼西亚第6任总统。2024年,印度尼西亚举行总统选举,普拉博沃·苏比安托当选新一任总统。

印度尼西亚三大产业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其中第二、第三产业为发展主要驱动力,农业和养殖业在GDP中的相对占比较小。2021年,印度尼西亚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比13.8%、41.5%和44.6%。2022年印度尼西亚国民生产总值为1.32万亿美元,人均4788美元,基尼系数37.9。印度尼西亚约87%的人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大多数是逊尼派。重要的纪念节日有:国庆日、建军节、青年誓言节;重要的宗教节日有:登霄节、开斋节、静居日;在礼仪和文化禁忌上,印度尼西亚禁食猪肉、禁酒;男士遇到女士一般不主动握手;认为左手不洁,不能用左手接受礼物或递交物品;印度尼西亚民族服装“巴迪克”被称为“国服”。

印度尼西亚是万隆会议十大原则的主要发起国之一,也是G20、不结盟运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亚非新型伙伴关系、七十七国集团和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国际、地区组织的主要成员。印度尼西亚坚持将东盟作为其对外关系的基石之一的原则,在东盟一体化和东亚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坚持“平衡外交”的原则,与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欧盟等世界大国保持友好关系。

名称

1949年之前印度尼西亚被称为荷属东印度群岛(Dutch East Indies),或荷兰东印度群岛(the Dutch East Indies)。虽然“印度尼西亚”直到独立时才成为印度尼西亚的正式名称,但这个名字早在1884年就被一位德国地理学家使用,它来自希腊语Indos(Ἰνδός)和nesos(νῆσος),意思是“印度”和“岛屿”。

1900年后,印度尼西亚在荷兰以外的学术界变得更加普遍,当地的民族主义团体也采用它来进行政治表达。柏林洪堡大学的阿道夫·巴斯蒂安(Adolf Bastian)通过他的《印度尼西亚群岛,1884-1894》(Indonesien oder die Inseln des Malayischen Archipels,1884-1894)一书推广了这个名称。第一个使用这个名字的本土学者是基哈贾尔·德万塔拉(Ki Hajar Dewantara),他于1913年在荷兰建立了一个新闻局,即印度尼西亚新闻局(Indonesisch Pers-bureau)。

历史

史前时期(公元前200万年至公元3世纪)

距今约150万年至160万年以前,印度尼西亚群岛便出现了早期人类活动的证据,是由考古学者在桑吉兰(Sangiran)发现了两块留有蚌壳敲击印记的牛骨。1891年荷兰解剖学家在特里尼尔(Trinil)发现大约在70万年前,印度尼西亚群岛已出现最早的直立人,俗称“爪哇人”。大约在一万年前,尼格利多人(Negrito)和美拉尼西亚种人(Malanesoid)成为该地区主要居民,直到距今约7至4千年以前,来自中国云南的马来人(Proto Malay)开始进入这片区域,将尼格利多人和美拉尼西亚种人驱逐。早在公元前8世纪,印度尼西亚人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此后人们开始定居,一些村庄、城镇和小的王国在公元前1世纪开始发展。约公元前2000年南岛民族迁移到印度尼西亚,他们是构成现代多数印度尼西亚人。公元前1500年和公元前300~200年,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大批原始马来人从亚洲南部迁至此地,这些移民也是印度尼西亚族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00至300年间,印度尼西亚地区进入了青铜时代。

古代社会(公元3世纪至17世纪)

随着农业社会发展,公元3至7世纪,印度尼西亚境内出现许多小王国和部落。据中国史籍记载,已经存在一个位于苏门答腊岛东南海岸上的重要商业港口,名叫“歌营”。到5世纪初,出现了“耶婆提”“诸薄”“柯罗单”“干陀利”“婆利”“单单”等印度尼西亚国家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7世纪中叶,在苏门答腊岛东海岸的答淡(Batang)河上存在着“末罗瑜”,南方则是“室利佛逝”,其中“末罗瑜”于公元7世纪末被并入到室利佛逝。随后室利佛逝的势力逐渐笼罩整个马六甲巽他海峡,直至公元13世纪。而爪哇方面并列存在着三个国家,有东部的多罗磨、中部的柯陵、以及位于今天泗水(Surabaya)南部的一个王国。公元732年,马打蓝国(Mataram)国王山查雅(Sanjaya)控制了中爪哇省地区,并成功迫使拉克利安(rakryans)向它臣服并纳贡,然而这位信奉湿婆教的山查雅家族在公元8世纪中叶被后起的刹朗阇家族打败并东迁,后来又在9世纪初重新取得了中爪哇地区的霸权,原来的巴拉普特拉(Balaputra),后成为室利佛逝的国王,并将其改名为“室利佛逝”。而中爪哇则在巴利东(Balitung)的带领下建立了马打蓝王国,实施湿婆教的宗教政治,与苏门答腊岛的室利佛逝并行发展。

室利佛逝

10至11世纪之交,东爪哇省国王达夏玛旺沙(Dharmavamsa)向室利佛逝发起进攻,室利佛逝不得不向中国乞求援救最终幸免于难,公元1007至1025年印度半岛的注(Cholas)国开始大肆侵略室利佛逝,国王宋拉玛·维查育东伽跋摩(Sangrama-Vijayattungavarman)不幸被俘。公元12至13世纪室利佛逝的势力进入了缓慢的衰退期,其附属国家亚鲁(Aru)、淡帕拉楞伽(Tambralinga)、末罗瑜等开始自行其事。公元13世纪下半叶,受到湄南河流域素可泰王国和东爪哇新柯沙里国的挑战,公元1397年,室利佛逝被东爪哇满者伯夷(Majapahi)吞并,走向王朝的尽头。

东爪哇地区国家

在东爪哇地区,公元1006年室利佛逝向马打蓝王朝发起反击,国家四分五裂,公元1019年,爱儿楞加(Airlangga)最终继承了马打蓝王国。公元1030年,马打蓝国室利佛逝签订协议,规定马来群岛以西为室利佛逝势力范围,马来群岛以东则归为爪哇王国。在爱儿楞加去世的前四年,以帕兰达斯(Brantas)为界,将国家分裂为章迦拉王国(Janggala)和谏义里王国(Kediri),不久谏义里王国通过联姻的方式吞并了章迦拉。公元1222年,谏义里王国覆灭,取而代之的是肯·昂洛(Ken Angrok)建立的新柯沙里(Singosari)王国,1227年肯·昂洛死后,亚奴沙巴狄(Anusapati)、督查雅(Tohjaya)、格达拿伽拉(Kertanagara)相继即位。公元1275年,达拿伽拉国王举行化神仪式,宣示最终要征服室利佛逝的决心,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是受到来自中国元朝蒙古国武装部队侵扰的影响。1292年格达拿伽拉发兵出征室利佛逝的附属国末罗瑜王国,一直打到了苏门答腊岛岛的东岸和马来半岛。由于新柯沙里内部军事力量出现中空,皇太子维查雅(Vijaya)联合蒙古军队发起反动,导致了新柯沙里的灭亡。其后格达纳查萨·查雅凡达纳(Kertajasa Jayavardhanna,1293—1309)在东爪哇省建立满者伯夷王国。其后查雅纳伽拉(Jayaanagara 1309—1329)继位,在面对古狄贵族叛乱,加查·玛达(Gajah Mada)以计谋帮助查雅纳伽拉重新巩固了王位。至加查·玛达统治时期,采行扩张政策,公元1331年,以武力实现了印度尼西亚的统一,1331~1351年间,满者伯夷王国不断扩大,其版图包含现今大多数印度尼西亚及部分马来西亚地区。140~1406年,维克拉玛华达纳(Vilramavarddhana)统治期间,国家爆发内战,满者伯夷由盛转衰。

在公元13世纪末,满者伯夷受马六甲王朝在海上交通霸权统治的影响,使得穆斯林能够以贸易往来的形式将伊斯兰教传播到l苏门答腊岛的东海岸地区。满者伯夷的末代君主帕拉佛逝(Bra Vijaya)被自己的儿子拉登·巴达(Raden Patah)推翻,建立了爪哇第一个伊斯兰教国——淡目王国(Kerajaan Demak),并先后吞并了巴苏鲁安(Pasuruan)、巴纳鲁干(Panarukan)、巴兰巴安(Balambangan)一些小国家,群岛的其他地区逐渐采用伊斯兰教,到16世纪末,伊斯兰教成为爪哇和苏门答腊的主导宗教。拉登·巴达去世之后,其子巴狄·尤鲁(Pati Eunus,1513—1521年)、特朗加纳(Tranggana,1512~1546年)先后即位。其后,来自巴塞的法列塔汉(Faletahan)迎娶特朗加纳的妹妹为妻,作为淡目的代表,1527年先后攻占了他王国的万丹苏丹(Bantam)和巽他·卡拉巴(Sunda Kalapa),并赶走了和巽他王国结盟的葡萄牙人,使淡目王国拥有了全爪哇1/4的北海岸地带。1546年,特朗加纳在攻击巴纳鲁干时,遭遇惨败,淡目王国瞬间分崩离析,其子帕拉华打(Prawata)即位后,其统治范围仅在淡目城市范围之内。1556年,法列塔汉的儿子哈山·乌丁(Hassan Udin)宣布脱离淡目,自称为万丹苏丹一世,建立了万丹王朝。中爪哇省的南方内陆国家的地位日益凸显,1568年,原宾珍(Pengging)王国王子查卡·丁葛(Jaka Tingkir)建立了帕章王朝,势力逐渐波及东爪哇的港口城市,包括西达尤、泗水等地。1575年,苏多危查雅仙纳巴狄(Sutavijaya Senapati)建立马打蓝国王朝。公元1613年苏丹阿贡(Sultan Agung;即仑珊Rangsang)即位,公元1615至1625年间,先后攻占巴苏鲁安、帕章、杜板、泗水,取代东爪哇各国的海上霸权。

殖民地时期(17世纪至1949年)

公元1510年葡萄牙人夺去了果亚(Goa)开始控制印度洋的海上贸易,穆斯林船只可以通行于马六甲海峡,收集来自孟加拉、缅甸、苏门答腊岛岛的商品。1511年,葡萄牙人攻占马六甲王国的时间,标志着印度尼西亚历史的转折。1595年,荷兰首支远征探险队出航,途经好望角到达东印度群岛,1600年安汶首领与荷兰人史蒂文·樊·特·海根(Steven van der Haghen)缔结条约,允许对方在安汶建立“远方(公司)城堡”(’Kasteel van Verra),并于1602年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简称V.O.C)。荷兰东印度公司奉行“贸易即战争”的政策下同葡萄牙人、英国人发生了军事冲突。1609年荷西签订12年停战协议,代表着荷兰东印度公司取得了在马鲁古群岛的优势地位。1623年,荷英爆发“安汶屠杀”事件,英国势力被逐出安汶。

荷兰东印度公司商业帝国的缔造(1619年至1684年)

1619年荷兰侵占雅加达,设立总督府,印度尼西亚历史上的荷兰殖民统治就此开始。1641年葡属马六甲被荷兰攻陷,这对于印度尼西亚局势而言是一个新的变局。1645年亚莽古纳一世(Amangkurat Ⅰ)继承马打蓝国王朝,同意让荷兰人在国土内进行自由贸易,而荷方则同意让马打蓝居民安全的在摩鹿加群岛贸易,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贸易垄断能力大大加强。1650年,荷兰的不当开采行为引起当地民众不满,土拉底苏丹敏达沙(Mandar Shah)被捕,荷方胁迫其签署协定,同意在本地随意砍伐丁香树。1667年,万丹王朝国王哈山·乌丁也被迫与荷兰签订《邦伽雅条约》(Treaty of Bongaya),承认荷兰的宗主权。1684年,荷兰殖民者利用万丹苏丹与其子阿蒲加哈的矛盾于签订不平等条约,确认荷兰在万丹以及苏门答腊属地享有贸易垄断权并支付荷兰军队的开销。荷兰殖民者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的主要产品香料和经济作物咖啡,并靠它们在欧洲市场销售获得了巨额利润。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兴盛与灭亡(1684年至1799年)

马打蓝王朝在亚莽古纳三世在位时期,与叔父布戈亲王(Pangeran Puger)发生争执,布戈亲王在荷兰的帮助下攻占马打蓝首都卡达苏拉(Kartasura)登基为巴古布武诺一世(Pakubuwono Ⅰ),并在1705年与荷兰签订条约,荷方再次获得了罗沙利河(Losari)以北,杜南河(Donan)以南的土地,并让荷兰控制马打蓝国贸易,驻扎军队。1719年荷兰军队剃除了爪哇东部苏拉巴狄和苏南马斯的全部残余势力。巴古布武诺一世去世之后引发了爪哇第二次继承战争,荷兰人再次出面将叛乱者流放海外。18世纪初,由于长期的军事作战和贱民买卖,导致了爪哇社会的贫穷化,商品市场迅速萎缩,大总督礼华戴克隆(Zwaardekroon)企图在爪哇引进新的经济作物,代表当地的生产方式,实行残暴的经济剥削和社会统治。1740年,华人不断涌入印度尼西亚地区,荷兰对此深为不满,导致了暴力屠杀,其中有1万名华人惨遭杀害,史称“红溪惨案”,巴达维亚商业因此骤停,给荷兰东印度公司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巴古布武诺二世由于支持华人而受到荷兰针对,1743年被迫割让北海岸领土,将首都从卡达苏拉迁至梭罗(Solo)。荷兰人则在爪哇北部,以三宝垄为中心,建立了北岸省。公元1749年至公元1757年间,荷兰再次卷入了爪哇的继承战争,1751年荷兰遭遇军事挫败,芒古·布米(Mangku Bumi)击败荷军并杀害荷兰指挥官,1755年与荷兰缔结和约,芒古·布米称号苏丹亚莽古(Sultan Amangku Buwono),建都日惹(Jogjalarata),承认荷兰宗主权,并获得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块领地。马打蓝另一侧的王国万丹同样爆发了内乱,直到1753年新苏丹王逊位,库斯狄(Pangeran Gusti)继位,才恢复平静。至此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了整个爪哇岛除最东端苏拉巴狄以外的领土。而在苏门答腊岛的西北端,1783年,荷兰先发制人将舰队开到了亚齐特别行政区(Aceh)首都古打拉阇(Kutaraja),逼迫亚齐苏丹承认荷兰的殖民统治,在苏丹拒绝后,战争爆发,亚齐首都陷落,苏丹不久也去世。

1784年,荷兰与英国签订《巴黎条约》,打破了荷兰的垄断地位;1795年荷兰共和派发动政变,法国军队进军荷兰,推翻了威廉五世,建立巴达维亚共和国,次年三月,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接手了东印度公司全部的商业活动,180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解散,荷兰政府继而成立荷属东印度接管印度尼西亚殖民地。1806年,路易·波拿巴(Louis Bonaparte) 入主雅加达共和国,该王国被荷兰王国取代。

英国统治与改革(1811年至1816年)

1811年,英国攻占爪哇,荷兰被迫将爪哇以及所属的巨港、帝汶、望加锡等地拱手交出。英殖民期间,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以土地课税和货币地租制取代了强迫种植制和强迫供应制,其次还完善了司法和行政体系。1816年,由于荷兰重新独立以及英荷伦敦条约的签订,印度尼西亚重新被移交给荷兰。

再次被荷兰统治(1816年至1949年)

1825年至1830年,杜·巴斯·戴·基赛里士(Du Bus de Gisignies)担任荷兰特派员期间,爆发了爪哇战争。1825年5月,荷兰人在修建公路时不顾日惹苏丹阿莽古布武鲁三世长子狄波·尼哥罗(Dipo Negoro)的反对冒然穿越王室墓地,并在7月企图拘留狄波·尼哥罗,其后狄波·尼哥罗和其叔父莽古·埔米(Mangku Bumi)聚众开始揭竿起义,不久之后群起响应,1828年狄波·尼哥罗自立苏丹,但在战场上却连连失败,丢失众多领土。1829年,莽古·埔米在失望之余向荷兰投降。1863年,樊德布狄(van der Putte)担任荷兰政府的殖民部长,用税收取代了原来的强迫种植制度,1862年荷兰殖民当局宣布放弃经济作物的垄断贸易,但咖啡的强迫种植制度仍然保留下来,直到1917年才被取消,包税制也被长期保留,尤其是鸦片和当铺的承包,一直被保留到了1927年。此前陷落的亚齐王国也在1873年至1913年间发动了长达40年的反抗运动,削弱了荷兰人的力量,束缚了殖民地的军事力量。除了苏门答腊岛岛以外,荷兰还向其他小岛扩张势力,1895年统治了龙目岛(Lombok)、1888年控制了万丹、1904年攻占占碑、1905年攻占邦尼首都、1906年统治巴厘岛

20世纪初受到荷兰殖民统治影响,近代工业和种植园的随之发展,印度尼西亚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和农业工人。在1905年,印度尼西亚诞生了第一个工会组织——铁路工会。此后,其他工会组织也相继成立。同时,爪哇出现民族觉醒的迹象,如雅珍·卡蒂妮(Agjeng Kartini)是印度尼西亚第一代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重视妇女解放;1908年,怀丁·苏帝拉·巫沙达(Waidin Sudira Usada)成立了第一个民族主义协会——至善社(Budi Utomo);1911年伊斯兰联盟成立,其领袖是欧玛·赛义德·朱克罗(Omar Said Tjokro Aminoto)。同时伊斯兰教现代改革思潮也开始席卷印度尼西亚地区,开始对《伊斯兰教圣经》进行合理解释,改革传统习惯,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920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成立。1926年11月,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在万丹、雅加达和勃良安(Preanger)发动起义。此次起义在不久后便被镇压,约2万人被捕,4500人被处死或判徒刑,1000多人被流放,是印度尼西亚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起义。在这之后,还有代表印度尼西亚民族资产阶级的民族党进行过反殖民的尝试,以失败告终。1935年,苏多摩(Sutomo)所领导的印度尼西亚人民联盟与至善社合并,成为大印度尼西亚党,主要讨论国民议会以及社会经济的课题。1939年政治局势发生改变,经过多方努力,一个新的、统一的战线组织——印度尼西亚政治联盟(简称GAPI)成立,联盟纲领为:1.争取自治;2.国家统一;3.民主选举印度尼西亚国会;4.与荷兰团结起来建立反法西斯阵线。同年12月,印度尼西亚政治联盟在巴达维亚召开“印度尼西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40年,德国入侵荷兰本土,荷兰政府才含糊的许诺战后召开自治会议。

荷兰沦陷后,1942年日本的入侵和占领结束了荷兰的统治,为了拉拢民族主义分子,日本占领当局在1943年3月成立“人民力量中心”,并由艾哈迈德·苏加诺、哈达、迈苏尔领导,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的主导地位急转直下。1945年7月底,原军区占领军首脑在新加坡举行会议,给予有条件的“独立”,8月印度尼西亚独立筹备委员会成立,有影响力的民族主义领导人苏卡诺哈达宣布印度尼西亚独立。1946年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代表人速丹·沙里尔(Sutan Sjahrir)与荷兰樊·穆克(Van Mook)展开谈判,荷兰坚持自己对印度尼西亚的统治主权,荷兰试图重建他们的统治。同年十月,在英国的支持下,荷兰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签订停火协议,达成《林雅椰蒂协定》,协定规定荷兰应当承认共和国是爪哇。马都拉和苏门答腊岛的事实政权。但该协定在1947年3月25日才生效,而在1946年11月末在英军撤回之后,荷兰接管了英军所有的军事要地,大大巩固了自己的位置。1947年7月20日,荷兰对共和国领土发动攻势,宣称这只不过是恢复殖民秩序的“警察行动”,不久便深入共和国领土。1947年8月1日,联合国安理会接受印度和澳大利亚提案,就印度尼西亚独立问题展开讨论,12月8日美国军队“伦维尔”号停泊至雅加达,就独立一事进行谈判,签订《伦维尔条约》。1948年与印度尼西亚社会党左派联合。同年9月哈达政府在美、荷政府支持下借口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企图“推翻印度尼西亚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对其进行残酷镇压,上万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包括领导人被屠杀。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茉莉芬事件”。1949年7月,在美军的参与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与其他地区合众国家在日惹讨论组织联邦政府,会议决定将“印度尼西亚合众国”改为“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同年8月23日至11月2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其他地区合众国、荷兰和联合国印度尼西亚委员会四方代表在海牙召开圆桌会议,通过《圆桌会议协定》,规定荷兰应在1949年12月30日,将主权移交给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1949年12月14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及其他邦国签署《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宪法》,苏卡诺任总统,哈达任副总统,12月19日联邦内阁成立,12月27日,雅加达和阿姆斯特丹分别举行交接仪式,荷兰朱丽安娜·路易丝·艾玛·玛丽·威廉明娜签署文件,正式承认印度尼西亚的独立。

现代化国家(1949年至今)

议会民主时期(1949年至1957年)

1950年开始,印度尼西亚的联邦制开始逐渐向统一的共和国迈进,各国纷纷并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8月15日,苏卡诺正式宣布成立统一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颁布了临时宪法,纳希尔(Mohammad Natsir)成为第一任内阁领导。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1950年9月27日,印度尼西亚加入联合国。1950至1959年,印度尼西亚实行西方议会民主制,不同性质的政党并存,派系林立。

1951年四月,第二任内阁(1951.04~1952.02)由苏基曼领导的第二届内阁上台,明显打击共和党,1951年6~8月里爆发了一连串罢工事件,8月中旬以后共和党领导人艾迪、鲁克曼和佐多被迫藏匿,促使共和党意识到建立群众基础的重要性。同时,驻扎南苏拉威西的卡哈(Kahar Muzakkar)不满军队整编发动叛乱,1952年外交部部长与美国签订《共同安全法案》引发民众不满,苏基曼政府因此倒台。其后国民党韦洛坡(Wilopo)所领导的内阁(1952.04~1653.05)执政,同年9月国会反动派发言人提出国防部部长不信任案,要求改组国防部和军队中央领导机构,而军队中央领导在10月17日爆发政治反击,要求艾哈迈德·苏加诺解散国会,1953年1月亚莽古布武诺九世刺球国防部部长职务,同年6月韦洛坡向总理苏卡诺总统请辞。国民党阿里(Ali Sastroamidjojo)组建内阁(1953.07~1955.07),阿里政府统治时期,政策倾向民族主义,提出维护和发展民族企业的口号,实施“印度尼西亚化”的政策。1955年7月下旬,在苏卡诺前往麦加朝圣的途中,宗联会不满阿里政府统治,阿里被迫下台,随之产生的是玛斯友美党的布哈努汀(Burhanuddin Harahap)领导的新政府(1955.08~1956.03)上台。1955年11月纳苏迅出任陆军参谋长,并马上宣布进行大规模将领调动。军人和相关民间团体再度分裂为两大派系,爆发内乱。1956年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与“普世人民战斗宪章”叛乱,同年12月,在阿玛德(Achmad Hussin)的领导和民间力量的的支持下,中苏门答腊的军官们联合起来对抗中央,成立苏中临时政府,推行自治改革;1956年,哈达副总统宣布辞职,1957年3月苏拉威西第7军区司令加入叛乱,建立军事政府,阿里政府被迫在3月14日宣布下台。

指导民主时期(1957年至1966年)

1957年2月,艾哈迈德·苏加诺宣布了他自己对印度尼西亚政府的构想——“指导民主”。他批评西方自由民主不适合印度尼西亚的情况,呼吁建立一个基于本土程序的“有指导的民主”的政治制度,以及各政党必须互相合作,建立一个“纳沙共”(Nsakom)政府。1957年4月,苏卡诺更自我任命组成超议会内阁,任命朱安达·卡塔维查亚(Juanda Kartawijaya)出任总理。宣布解除战争围剿状态,开始“有领导的民主”,1959年7月,苏加诺宣布恢复“四五宪法”,提出民族主义、宗教和共产主义三种思潮合作的思想。1962~1963年,由于荷兰在西伊里安的领土争端问题,党内政治出现动摇,发生伊里安(西新几内亚岛)运动。1963年,苏卡诺宣布不能够接受马来西亚建国计划,而印度尼西亚中情局首长苏班狄力罗(Surbandrio)更形容印度尼西亚将采取“对抗”的态度,同年8月,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断绝外交关系,9月25日,苏卡诺宣布要“粉碎马来西亚”,导致了为时三年(1963~1965年)的“对抗马来西亚”运动。

1965年9月30日,苏加诺警卫团的翁东营长发起了“九·三零”运动,并宣布成立一个“革命委员会”来夺取政权。印共坚持认为,政变企图是军队的内部事务,而军队领导层坚持认为这是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夺取政权的阴谋的一部分,并随后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清除所认为的共产主义威胁的任务。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军方在整个爪哇岛巴厘岛屠杀了共产党人和所谓的共产党人;据估计,被杀害的人数从80,000到超过1,000,000不等。在随后的几年里,共产党员、被指控的共产党员及其家人经常被剥夺基本权利。1965年10月1日,陆军战略预备队司令苏哈托(Haji Mohammad Suharto)已临时指挥军队,并对”九三零运动”的发起者采取军事行动,结果大规模逮捕和处决了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和同情者。1966年,苏加诺通过3月11日“指令书”,将政权交给苏哈托,新秩序政权开始。

苏哈托时期(1967年至1997年)

1966年3月11日,苏哈托宣誓就任总统,并于次日宣布解散印度尼西亚共产党。1968年,来自军队的苏哈托成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他结束了艾哈迈德·苏加诺的“旧秩序”,开始了“新秩序”,推行反共和反华政策,向往西方。1975年11月28日,印度尼西亚东南角落的东帝汶宣布脱离葡萄牙殖民统治,而领导独立建国运动的是东帝汶独立革命战线(简称:Fretilin),雅加达政府丝毫没有意愿容忍这个独立而又左派的国家,同年12月7日,印度尼西亚发动海、陆、空军共数万士兵入侵东帝汶,1976年7月,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合并东帝汶的特别法案,将其归为印度尼西亚的第27省。

1997年下半年,印度尼西亚经历了金融危机和严重的政治动荡。1998年3月,苏哈托第七次当选为总统,技术专家优素福·哈比比(Bacharuddin Jusuf Habibe)担任副总统。1998年5月13日和14日,因为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带来了大规模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导致基本的主食成本急剧上升。在日益紧张的政治局势中,学生领导的大规模示威活动要求结束军方的新秩序政权,公众对苏哈托总统长期统治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从1997年12月到1998年2月中旬,学生的抗议活动主要发生在首都雅加达之外,如日惹、泗水和万隆(Bandung)。然而,从2月底开始,抗议活动在雅加达和周边地区愈演愈烈。军政府试图通过将印度尼西亚的华裔社区作为替罪羊来转移民众的愤怒,指责他们在经济崩溃中扮演了一个角色,这随后引发了民众的愤怒。在随后的两天里,有1000多人被杀,约有400名华裔妇女和女孩被强奸,属于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商店和房屋被抢劫和破坏。一周之内,苏哈托下台,军政府倒台。这是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针对华人的暴乱,给华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并导致了印度尼西亚的普遍政治动荡和社会危机。5月20日,苏哈托被迫将权力移交给副总统优素福·哈比比,哈比比成为印度尼西亚的第三任总统。印度尼西亚开始了向民主改革过渡的时期。

后苏哈托时期(1998年至今)

整体而言,印度尼西亚政治在哈比比执政下走向开放和民主化。哈比比登上总统之位后,释放了大量的政治犯,其中包括分离运动分子和前共产党人等等。政治气氛改善,新的政党也紛紛出現。默哈末狄雅的阿敏萊斯成立国民信念党(Partai Amanat Nasional,简称PAN),奉行民主和世俗资本主义路线。阿都拉曼则以宗联会为基础,设立国家醒觉党(Partai Kebangkitan Bangsa,简称PKB)。苏加诺的女儿梅加瓦蒂·苏加诺·苏加诺(Megawati Soekarnoputri)在1996年被逐出印度尼西亚民主党后,于1998年成立了一个新的政党——印度尼西亚民主斗争党(简称PDI-P),受到相当多民众的支持。戈尔卡和联发党依旧存在,前者努力企图摆脱旧日的污点,自称为“新戈豳卡”,该党主要派系坚定支持着哈比比。不过示威活动仍在雅加达和其他大城市成为家常便饭的景象。他們要求审判苏哈托、终结武装部队在政治上的介入、恢复经济稳定,以及哈比比下台。1998年11月,人民协商会议決定在翌年5或6月举行全国选举。另外,它也通过决议削减武装部队在议会的席次、调查苏哈托贪污案。到1999年4月大选前夕,共有四十八个政党正式向政府登记。同年,东帝汶宣布独立。1999年6月7日国会大选正式举行,选举结果显示梅加瓦蒂的民主斗争党成为最大政党。1999年10月19日哈比比下台。2001年7月23日,印度尼西亚人民协会任命梅加瓦蒂为印度尼西亚第五任总统,也是印度尼西亚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并组成了三十二人的“彩虹内阁”。

2004年进行印度尼西亚首次总统直选,苏西诺担任印度尼西亚第6任总统。2009年7月,苏西洛·尤多约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和前央行行长布迪约诺(Boediono)在印度尼西亚第二次总统直选中赢得了第一轮选举。2014年7月,雅加达省长佐科·维多多和前副总统优素福·卡拉(Jusuf Kalla)赢得了印度尼西亚第三次直接总统选举。2019年4月,总统和议会选举同时举行。佐科·维多多以55.5%的选票与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法学者委员会主席马鲁夫(Ma'ruf Amin)一起赢得了总统选举,并于2019年10月上任,任期至2024年10月。2022年1月18日,印度尼西亚众议院在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国家首都的法律草案。印度尼西亚计划将其首都从雅加达迁至东加里曼丹省省,新首都距离雅加达约2000公里。当地时间2024年2月14日,印度尼西亚举行总统选举。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搭档第七任总统佐科长子吉布兰·拉卡布明·拉卡,赢得正副总统选举。

地理

位置境域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横跨赤道,经纬度位置大致在东经94°45′~141°05′,北纬6°08′~南纬11°15′之间。印度尼西亚位于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最大的群岛国家。全国被划分为三个时区:西部、中部和东部。西部时区:东经105度,属于东七区。包括苏门答腊岛、爪哇、西加里曼丹和中加里曼丹省省。中部时区:东经120度,属于东八区。包括东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省、整个苏拉威西岛巴厘岛、西努沙登加拉、东努沙登加拉和东帝汶。东部时区:东经135度,属于东九区。包括马鲁古省伊里安查亚省。印度尼西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东帝汶和马来西亚接壤,并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隔海相望。陆地面积为191.4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为316.6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专属经济区),从东到西约为5,100公里,从北到南约为1,800公里。大约由17,508个岛屿组成,其中有7,000多个无人居住。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和新几内亚西部几乎囊括了印度尼西亚四分之三的面积,苏拉威西岛、爪哇和马鲁古群岛占印度尼西亚剩余面积的大部分。

气候

印度尼西亚被赤道分割,属于赤道海洋性气候,全年炎热、潮湿多雨,平均温度为25-27摄氏度。其中沿海平原平均温度为28°C,内陆和山区平均温度为26°C,高山地区平均温度为23°C,没有极端的夏季或冬季。

印度尼西亚的降水量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影响,旱季为6月至9月,雨季为12月至3月。受山脉和斜坡的阻挡,从爪哇中部向东到澳大利亚,旱季逐渐明显,帝汶岛和松巴岛在这6~9月很少下雨。印度尼西亚西部和北部地区受向北和向西移动的季风的降水量最大;苏门答腊岛岛西部、爪哇岛、巴厘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和伊里安查亚岛是印度尼西亚最潮湿的地区,每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东爪哇、巴厘岛、西里伯斯南部和中部以及东帝汶的降雨量一般在1500至2000毫米之间,而最靠近澳大利亚的小巽他群岛只有1000至1500毫米。但受到厄尔尼诺暖流现象影响,每年降雨并不总是遵循相同模式。相对湿度在70%到90%之间。由于位于赤道附近,印度尼西亚日照时间全年平均在12小时左右,山区光照充足。

印度尼西亚具有干湿季风气候的特征,表现为西风与东风的季节交替。在雨季,印度尼西亚东部受到来自太平洋东北风的影响,西部受到来自亚洲高压的影响,它们通过赤道,均转向为西北风。因它长途流经海面,给陆上迎风地面带来雨水。在干季来自澳洲大陆的东南风占优势,空气较其它季节为干燥。如果气流经过海面而来,也可使雨量丰盈,如安汶岛(AmbonIs)。

地质

印度尼西亚位于欧亚大陆、印度—澳大利亚和太平洋—菲律宾海三大主要板块的交界处。西印度尼西亚主要是由大陆地壳支撑,而在东印度尼西亚地区,更多的是弧形地壳蛇绿岩套层,和一些年轻的海洋盆地。3亿年前,冈瓦纳大陆超大陆块与欧亚俯冲边缘相撞,裂开的地层片段重组形成了印度尼西亚群岛。

苏门答腊岛大范围分布着古生代和中生代的露出岩。地表最古老岩石是石炭纪的沉积,但在马六甲海峡的石油钻孔中,发现可能为泥盆纪的岩石,苏门答腊中心地区钻孔中的花岗石石为志留纪的。岩脉中的捕虏岩沉积物中的花岗岩碎屑,和苏门答腊不同地区的高品质变质岩,显示为前石炭纪的结晶基底,与马来半岛之下深层的原生代的基底类似。在苏门答腊西部,古生代沉积年代范围为石炭纪到三叠纪二叠纪的火山岩与中原地区系有联系。这些被认为组成了中南半岛—东马来半岛陆块的一部分,是冈瓦纳大陆在泥盆纪时分离出来的。与之相比,在苏门答腊东部,包括卵石泥岩的石炭纪沉积,认为是形成于冰川时期的混积岩。这些表明与温度较低的冈瓦纳大陆有关。石炭纪的岩石和相关的二叠纪和三叠纪的沉积物属于滇缅泰马(Sibumasu)陆块。滇缅泰马陆块和印度支那—东马来半岛陆块的碰撞,在三叠纪时与华北地区、华南陆块合并。这是印度尼西亚地质演进的第一步。

中生代时期,受板块活动的影响苏门答腊地块重组,发生过数次花岗岩的岩浆作用,洋内弧与苏门答腊地区于中白垩世发生过碰,增加了弧岩和蛇绿岩到苏门答腊南端。在白垩纪时期,印度向北移动,并在新生代早期与亚洲碰撞,随后转向苏门答腊西部。苏门答腊地区所广泛分布的古生代和中生代的露出岩,以及不同地区的高品质变质岩,显示为前石炭纪的结晶基底,与马来半岛的基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苏门答腊西部,古生代沉积年代范围为石炭纪到三叠纪,在苏门答腊东部分布有大量冰川时期形成的混积岩。

到了新生代,印度尼西亚新生代岩石主要位于巽他大陆及其周围的沉积盆地中,新几内亚岛地区形成了广泛的碳酸根沉积物。由于澳大利亚板块和巽他大陆板块,以及澳大利亚板块和哈马黑拉岛弧之间的运动,苏拉威西岛的蛇绿岩层广泛分布在巽他大陆和澳大利亚板块之间,而马鲁古群岛北部的蛇绿岩则分布在菲律宾板块弧的部分地区。中新世中期,苏拉威西岛的延伸作用开始。俯冲轴回滚到班达海湾,形成了新第三纪班达火山弧形地带,并开始形成北班达海,佛洛瑞斯海,和后来的南班达海。三四百万年前,在帝汶岛火山弧地带和澳大利亚地缘碰撞,产生逆冲作用,在班达弧北部、弗洛勒斯岛韦塔岛之形成了新的板块边界。在上新世时期,开始于新几内亚海沟的俯冲作用,深达150公里,并伴随有岩浆作用。新几内亚的主山脉加速升起,山脉达到了其现今的平均海拔,山峰超过了5000米高度并被冰川覆盖现代印度尼西亚地质是新生代时在此边缘俯冲与碰撞的结果。

印度尼西亚主要岛屿的特点是内陆森林茂密的火山山脉向下倾斜,沿海平原被厚厚的冲积沼泽覆盖,而冲积沼泽又溶解成浅海和珊瑚礁。在这个表面之下,印度尼西亚独特而复杂的物理结构包括地壳三个主要部分的交界处,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大陆架、火山山脉和深海海沟。巽他大陆架是亚洲大陆群向南延伸的大陆群,大陆架的南部和西部以深海海沟为界,这些海沟构成了真正的大陆边界。萨胡尔大陆架是澳大利亚大陆块的西北延伸,大陆架的东北地区方向是一系列的洋槽,西北方向是海槽、一连串的珊瑚礁和一系列海底山脊。印度尼西亚地壳的第三个主要单位是形成日本和菲律宾的山脉带的延伸,山脉在加里曼丹岛和新几内亚之间向南延伸,包括一系列火山和深海海沟。这三个大陆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目前的陆海构造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误导性,因为位于巽他和萨胡尔大陆架上的海洋很浅,而且在地质上是最近起源的。它们位于大陆上,而不是真正的海底。爪哇海附近的巽他大陆架的地势相对较低,包含几个珊瑚礁,并且不是火山。然而,沿着该大陆架的南海西里伯斯海延伸的山系标志着亚洲大陆块的外缘,是一个强烈起伏的区域,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带之一。从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小巽他群岛的岛链的外侧(南侧)构成了东南亚大陆的前缘。其特点是活火山,南部和西部以一系列深海海沟为界。在岛屿的内侧(北侧),火山山脉分为沼泽、低地和浅爪哇海。这片避风港形成于更新世末期(约12,000年前),有证据表明,前陆桥促进了植物和动物从亚洲大陆的迁徙。

地形地貌

印度尼西亚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脉属环太平洋山脉和地中海山脉,平原较少且多分布于沿海地区。新几内亚岛(新几内亚岛)西部的查亚峰(Puncak Jaya)是印度尼西亚境内最高峰,海拔5029米,也是新几内亚岛、大洋洲以及马来群岛最高峰。同时,印度尼西亚素有“千岛之国”美称,全国大小岛屿共计17504个,可以划分为四大群岛:大巽他群岛(Sunda Islands)由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等大岛及其附近小岛组成;小巽他群岛(Lesser Sunda Islands)由巴厘岛龙目岛松巴岛松巴哇岛、帝汶岛、弗洛勒斯岛组成;马鲁古群岛(Indonesia)由苏拉威西岛与西巴布亚岛之间的所有岛屿组成;伊里安群岛,包括世界第二大岛伊里安岛的西部及其周边小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伊里安岛(西部)是印度尼西亚的五大岛屿,占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的92%。

海岸线

印度尼西亚岛海岸线绵长,拥有大量的内海与海峡。内海主要有爪哇海、苏拉威西海、弗洛勒斯海萨武海塞兰海班达海阿拉弗拉海等。除爪哇海和阿拉弗拉海为浅海外,其他多为深海,班达海海槽最深处达7440米。海峡主要有位于苏门答腊岛岛与马来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之间的巽他海峡、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的龙目海峡、苏门答腊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的卡里马塔海峡西加里曼丹岛与苏拉威西岛之间的望加锡海峡、苏拉威西岛与哈马黑拉岛之间的马鲁古海峡等。这些海峡均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其中马六甲海峡和望加锡海峡的战略位置尤为突出。

马六甲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最窄处为37千米,在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性可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望加锡海峡全长约800千米,宽约250千米,平均水深967米,位于南海、菲律宾至澳大利亚的航线之上,是世界上最具战略意义的八大海峡之一。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印度尼西亚是多河流国家,但河流一般比较短,从内陆山区直径流向大海。长度在40公里以上的河流多达100余条,其中巴布亚28条,加里曼丹25条,爪哇18条,苏门答腊岛17条,苏拉威西12条。除巴布亚有几条源于雪山的河流外,其他均为雨水河。印度尼西亚河流水量丰沛,除大岛上的河流外,都比较短小,冲刷力强,水土流失较严重。各河沉积物多,水温较高,水生物丰富。

卡普阿斯河是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西部(加里曼丹)的主要水道,也是印度尼西亚最长的河流。发源于该岛中部的卡普阿斯胡卢(Kapuas Hulu),向西南偏西流经西加里曼丹省,全长1143公里,河流出口在坤甸(Pontianak)。它在蓬蒂亚纳克西南偏西的一个巨大的沼泽三角洲到达中国南海。卡普阿斯河的大部分长度都可以通航。

穆西河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南部的干流,长约525公里,流域面积为63,500平方公里。它发源于巴里桑山脉(Pegunungan Barisan)的卡巴山(Gunung Kaba),先是东南偏南,然后向东北流,穿过巨港上区的山脉,进入特宾廷宜的第三纪丘陵区。穆西河在巨港附近汇入奥甘河和科梅林河,下游50英里,穿过一个大三角洲,然后进入塞拉特(海峡)邦加。它的深度足以容纳巨港下方的远洋船只。

梭罗河位于中爪哇省,发源于拉武火山和南部石灰岩山脉的斜坡上,向北流,然后向东流入爪哇海,长540公里,位于泗水西北部的马都拉岛对面。为了减少马都拉海峡和爪哇岛泗水北部海峡之间的淤积,梭罗河的主河口被改道向北。在旱季,大部分河床都是干涸的。该河获得许多诗歌赞美,考古学家在河边曾发现直立人化石。

湖泊

印度尼西亚沿海岸线狭长,形成许多了湖泊。在山区,多为火山湖。印度尼西亚较大的湖泊共51个,其中苏门答腊17个,加里曼丹11个,巴布亚新几内亚10个,苏拉威西8个,巴厘4个,龙目1个。最大的当属苏门答腊岛多巴湖(Toba),它位于印度尼西亚北部,海拔约900米,面积约1140平方公里。最美的是东努沙登加拉的三色瑚(Kelimutu Crater Lake)。

多巴湖是一座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岛北部的火山湖,形成于75500年前的一次火山大喷发,呈菱形,海拔905米,长100公里,宽30公里,最深处505米,其湖心岛面积1,3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湖,也是海拔最高和最深的大湖之一。

克里穆图火山湖位于印度尼西亚弗洛雷斯岛(Flores Island, Indonesia)。克里穆图意为“沸腾的湖水”,又可以分为“老人湖”“青年湖”“幽灵湖”。由于克里穆图的三个火山口冒出的气体里面化学物质都不一样,发生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也不一样。让三个火山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时是祖母石绿、栗色或墨黑色,有时又变为蓝色或碧绿色。

地下水

印度尼西亚地下水总潜力为457.40亿立方米/年,但由于大多数地下水补给口都通向河流,因此安全产量估计为13.7亿立方米每年。巴厘岛和努沙登加拉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的安全产量估计值最低(400-7700百万立方米/年),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和巴布亚岛的安全收益估计值最高(26000-59000百万立方米/年)。巴布亚南部和西部、南加里曼丹省、东苏门答腊、南苏拉威西和爪哇北部平原的部分地区含水层生产力较高。爪哇的含水层是特别重要的饮用水供应来源。爪哇岛北海岸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冲积平原,有一个浅的非承压含水层和许多承压层。

海洋

印度尼西亚海位于热带太平洋印度洋交汇的海域,既是全球唯一发生在热带大洋间的海流———印度尼西亚贯穿流所在的海域,也是大气沃克环流上升支所在的海域,因而“处于更大尺度海气系统的关键位置”,对区域乃至全球海洋环境、生态系统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除了提供热带印太洋际输运通道,从而维持热带印太热盐平衡,并为全球大洋传送带(The Great Ocean Conveyor)提供热带回流通道之外,印度尼西亚海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活跃的垂向混合,能将温跃层以下的海水卷入混合层,显著降低海表温度,随后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区域乃至全球海洋环境、生态系统和气候。

印度尼西亚海域的潮汐现象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复杂的海岸几何形状,狭窄的海峡和无数的小岛,宽阔的浅水架旁崎岖的海底地形,以及来自毗邻的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大量潮汐能输入,所有这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三维干扰波系。海洋具有多个圆形竞技场(由于潮汐波的抵消,海洋中的潮汐振幅为零的点)、强潮流、残余环流、内波和孤立子。日潮异常强烈,在一些海岸线上占主导地位。

“反向印度洋水团”是指从印度洋通过翁拜海峡和帝汶海峡等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TF)重要的出口海峡反向进入印尼海的水团,该水团携带印度洋水团属性,且运动方向与ITF相反。爪哇海潜流和卢文潜流为该水团的主要来源;该水团进入印尼海经混合后会有大概一半的水体进入太平洋,最终汇入北赤道逆流和北赤道中间层流,另外一半水体汇入ITF再次返回印度洋;该水体使印尼海温度降低、盐度和密度增大。 

水利工程

水坝

截止2011年,印度尼西亚共修建大坝242个(下表仅列举部分)

水库

巴卡鲁(Bakaru)水电站是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地区的主要电力供应来源,400年总装机容量约为2008兆瓦。巴卡鲁大坝于1991年完工,位于马马萨河上。巴卡鲁工厂目前的装机容量为126兆瓦(包括两台63兆瓦的混流式涡轮机),最大扬程为322.2米,设计排水量为45立方米/秒。该项目由一座16.5米高的混凝土重力坝组成,波峰长度为122.5米,配有两个钢冲洗闸门,两个钢辊调节闸门和四个径向溢洪道闸门。溢洪道的泄洪能力为2,500 立方米每秒。大坝位于河流明显落差的上边缘,原始河床坡度(沉积前)紧邻大坝上游的1/570,增加到1/5.8,大坝下游有大量岩石。

印度尼西亚佳蒂格德大坝水库是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标杆工程之一。大坝水库于2015年下闸蓄水,在2020年4月13日晚首次达到正常蓄水位260米高程,库容达9.8亿立方米,可保证下游750平方公里地区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9万公顷灌区可获得稳定的水量。

截止2023年7月5日,印度尼西亚首座抽水蓄能电站——上西索堪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建设拉开序幕。该电站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索堪河上游流域,设计4台260兆瓦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40兆瓦。是印度尼西亚政府推进“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比23%”目标以及实现国家能源转型的标志性项目。

土壤

印度尼西亚的土壤体现了气候与烃源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爪哇岛的岩石主要是安山岩火山岩(主要由低聚石或长石矿物组成的深灰色岩石),而流纹岩花岗石的酸性熔岩形式)在苏门答腊岛岛占主导地位,廖内群岛的主要是花岗岩,西加里曼丹有花岗岩和沉积物,以及新几内亚岛西部的沉积物。在潮湿地区产生的土壤主要是红土(含有氧化铁氢氧化铝),并且根据烃源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肥力,包括重黑色或灰黑色的玛格丽特土壤和石灰岩土壤。黑土生长在具有明显旱季的地区。

其中最肥沃的土壤是安藤土壤,其发育在苏门答腊东北海岸的安山岩火山沉积物上。高度肥沃的土壤,也来自或富含基本的安山岩火山物质,同样出现在爪哇岛和西里伯斯。有价值的火山灰通过风力输送,并作为一层均匀的新鲜无机物质沉积在地表上,也作为悬浮物质在溪流和灌溉渠道中携带。从土壤中浸出的矿物质被河流的冲积沉积物所取代,如在加里曼丹的某些地区,或被蓄水或水稻梯田中的沉积所取代。

总的来说,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持续的高温和强降水造成了快速侵蚀和深层化学风化和淋溶,这通常会产生贫瘠的土壤。在加里曼丹等热带雨林覆盖的地区,土壤受到森林循环的保护;当植物死亡时,它们会迅速分解,释放出被新植被生长重新吸收的营养物质。虽然这些土壤支持茂盛的生长,但无法支持大量的农业人口,因为砍伐森林会破坏循环并导致土壤加速退化。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2021年数据,印度尼西亚可利用土地面积共1,892,55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约有915,277平方公里。农业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4.1%,可耕地面积占13.9%,永久农田占14.4%,林地面积占48.4%。

按照土地利用的关键性来划分其中包括471.2万公顷的潜在关键土地、189.3万公顷的半关键土地、124.7万公顷的关键土地和22.4万公顷的极关键土地。农业土地退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表现在土地生产力的日益下降、水文功能的降低和沉积的增加,这些都会逐渐导致大坝、河流和灌溉渠的变浅过程。按照土地生产水平来说,印度尼西亚边缘土壤边缘(生产较低的土壤)位于潮沼泽生态系统下的沼泽泥炭地和酸性含硫土壤中,总面积约为2400万公顷,主要属于酸性红色或黄色灰化土和氧溶胶土。休眠土地(指暂时未开垦或被忽视的土地)与之前分配的土地利用规划分类不匹配,如农业、住房、工业和公共服务。根据国家土地局(1988年)的数据,印度尼西亚的睡眠用地总量约为1132 000公顷,包括1026 000公顷(占55%)的未开垦农业用地、24000公顷(占14%)的住房面积、15000公顷(占8%)的工业用地、9500公顷(占6%)的服务业用地和其他用地。

矿产资源

印度尼西亚富含石油、天然气以及煤、锡、铝矾土、、铜、金、银等矿产资源。矿业在印度尼西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值占GDP的10%左右石油储量约为97亿桶(13.1亿吨),主要在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斯兰岛伊里安查亚岛。印度尼西亚还拥有巨大的天然气储量,已探明储量为4.8万亿~5.1万亿立方米。煤炭已探明储量193亿吨,潜在储量可达900亿吨以上主要在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和苏拉威西岛。大多数煤矿都是露天矿,开采条件好,煤质好。印度尼西亚还有丰富的镰和金刚石,以及丰富的、镇、铜、铭、铝矶土、等。亚洲地区是印度尼西亚煤炭出口的最重要目的地,占总出口量的70%以上,其次是欧洲和美洲。亚洲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印度、日本和中国。

地热资源

印度尼西亚有120多座活火山,是世界上火山最活跃的国家之一。虽然多火山的特点也导致该地频繁的地震,但火山使印度尼西亚可以通过利用地球产生的热量产生地热能,即通过使用来自地下水库的蒸汽为发电的涡轮机提供动力。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领先的地热能源大国之一。

2022年,印度尼西亚地热能源生产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地热能源潜力。印度尼西亚拥有全球约40%的潜在地热资源,印度尼西亚政府已将该行业确定为印度尼西亚能源可持续性目标的关键。尽管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资源,但印度尼西亚目前地热资源开发存在困难的监管环境,也缺乏配套的基础设施。不过,该行业呈现出良好的长期潜力,政府已将地热产能目标定为到2025年达到5000MW。根据国家能源总体规划(RUEN),印度尼西亚计划到2025年达到7.24千兆瓦的地热发电量,到2035年达到9.3千兆瓦。

森林资源

森林面积1.37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60%。为保护森林资源,印度尼西亚宣布自2002年起禁止出口原木。印度尼西亚以其热带树木如铁木檀香乌木和袖木而闻名。印度尼西亚的森林中盛产木质藤条(supplejack)。数以千计的植物物种被直接或间接地用于经济目的。印度尼西亚最重要的植被类型是混合低地和丘陵热带雨林,出现在1500米以下。它的特点是有大量的物种,包括高冠和支撑的树木和木质,厚茎藤本植物(攀缘植物)。附生植物(从空气中获取营养的植物,通常以其他植物为食),如兰花和蕨类,腐生植物(以死亡或腐烂的物质为食的植物),以及寄生昆虫都发育得很好。在1500米以上,这片森林让位给以橡树月桂、茶叶和木兰为主的温带高地森林。印度尼西亚植被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红树林,其特征是形成高跷或支撑根的树木,这些树木只生长在沿着泥泞海岸的咸水或半咸水中。红树林沼泽广泛分布在苏门答腊岛东部、西加里曼丹南部和新几内亚岛西部东南部的浅海沿岸。

水资源

印度尼西亚有5700多条河流,在133个官方河流流域领土内进行管理,这些领土被称为Wilayah Sungai(WS)。印度尼西亚拥有大量的可再生水资源,但水的供应和需求往往不一致。苏门答腊、加里曼丹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淡水资源丰富,人口密度低。但爪哇岛巴厘岛小巽他群岛的部分地区人口密集,在旱季会出现缺水情况。特别是在爪哇,河流在旱季流量不足,导致灌溉用水不足。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和巴布亚以及爪哇北方冲积平原都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印度尼西亚通过421个基于水文地质边界的“地下水盆地”来组织和管理地下水地下水的潜在总量为457,400MCM/年,但安全产量估计为137,200MCM/年,因为大多数地下水补给出口流向河流安全产量估计在巴厘、努沙登加拉、爪哇和苏拉威西最低(400~7,700万立方米/年),在加里曼丹、苏门答腊和巴布亚最高(26,000-59,000万立方米/年)在南巴布亚和西巴布亚、南加里曼丹省、东苏门答腊、南苏拉威西和爪哇北部平原的部分地区,含水层生产力很高。爪哇的含水层是特别重要的饮用水供应来源。

海洋资源

印度尼西亚拥有广阔的海洋和热带气候,适合各种鱼类物种的生长。印度尼西亚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位于苏门答腊岛东海岸的巴干西亚比亚(Bagan Siapi)被称为全球重要的渔区。这里捕捞各种鱼类,包括北方蓝鳍金枪鱼、鲤鱼、鱿鱼和青口贝,也包括虾和海藻。印度尼西亚的内陆水域具有数千种鱼类,其中数百种是该地区的特有物种。许多家鱼海水鱼被用作食物,而其他许多鱼,如小咕噜鱼、倒钩鱼和小丑鱼,则被作为观赏性水族箱鱼饲养。不寻常的飞鱼科,有超大的胸鳍,在苏拉威西岛沿海很常见。苏门答腊东岸的巴干西亚比亚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勿里洞沿海产海参,马鲁古群岛沿海产珍珠,马都拉岛沿海产海盐

同时针对海洋能源,印度尼西亚已把油气勘探、开采的重点转移到了海上,海洋石油天然气的产量所占的比重将不断增加,成为油气产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尼西亚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每年海洋旅游业创汇35亿美元,并为420万人带来就业机会。2012年印度尼西亚接待到访外国游客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804万人次,同比增长5.16%(而全球旅游增长率仅为4%),全年旅游业外汇收入达到90亿美元,同比增长6%。

在海洋化学方面,恩格尔布雷希特(Engelbrecht)等人于1972年开始对印度尼西亚人工纳米颗粒(MNPs)的研究,他们发现了一种来源于从印度尼西亚尼亚斯岛收集的软珊瑚,名为25-羟基24ξ-甲基胆固醇的化合物。康纳利(Cornery)等人报道了来自印度尼西亚海绵Hyatella sp.的两种新型细胞毒性化合物,月桂酰胺和异月桂胺。在过去的十年中,从印度尼西亚海洋生物中发现了数百种新型化合物,其中许多化合物显示出强大的生物活性。在2007至2020年期间,印度尼西亚被膜动物报告了3种生物碱,主要来自膜海鞘科(Didemnidae)和柄海鞘科(Styelidae)。软珊瑚也是新型代谢物的良好来源,并且是众所周知的萜类化合物的生产者,特别是萜烯和类类二萜类化合物。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印度尼西亚位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两个主要动物区的过渡地带(以华莱士线为界)之间。动物种类主要分为亚洲大洋洲两类,而巴厘省和龙目海峡是亚、澳两洲动物种类分界线,西部的是亚洲种类,东部是澳洲种类。印度尼西亚哺乳动物约650种,鸟纲约2000余种,昆虫纲不计其数。印度尼西亚最常见的哺乳动物是猿猴类,如:西加里曼丹长鼻猴、苏拉威西的黑狐猴、苏门答腊岛银叶猴和巴厘的食蟹猕猴等;猩猩常见于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岛。印度尼西亚的老虎有3种:加里曼丹虎、爪哇虎苏门答腊虎大象常见于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岛,单角犀见于巽他岛。印度尼西亚爬行纲以鳄鱼、圆鼻巨蜥蟒蛇为主,其最珍贵的动物是生活在东努沙登加拉岛的科莫多(Komodo)、帝汶岛鬣蜥科巴布亚省的有冠鸽等。印度尼西亚禽类主要有爪哇的绿孔雀,苏拉威西、加里曼丹和巴布亚的极乐鸟,东努沙登加拉的长尾鹦鹉,巴厘的班鸟,马鲁古省的黑头鹦鹉,爪哇和苏门答腊的犀鸟科等。由于森林大火、其他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印度尼西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珍贵动物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特有物种中的一些已经变得极为罕见。2017年,世界上仅存不到600只野生苏门答腊虎,近年偷猎苏门答腊虎的活动猖,每年约有几十只苏门答腊虎死于偷猎者的枪口下。2021年,苏门答腊岛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濒危(EN)物种。

植物

印度尼西亚的植被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岛相似。大约有40000种被子植物门,3000 多种树种。印度尼西亚植物可分为四大类:海拔700米左右的地方有原始热带雨林,包括高树冠和扶壁树以及木质、粗茎藤本植物(攀缘植物)。附生植物(从空气中获取营养并通常生活在另一种植物上的植物),如兰花和蕨类植物门、腐生植物(以死亡或腐烂物质为生的植物)和寄生昆虫发育良好;海拔1500米左右的地方有茂密的森林,以橡树月桂,茶树和木兰树种为主;海拔2500米左右的地方有灌木丛;海拔2500米以上的地方仅有稀疏的禾本科杂草和矮木丛。印度尼西亚森林面积约1.43亿公顷,主要树种有椰子榕树棕榈橡胶树木棉金鸡纳属菩提树。珍贵的木材有柚木檀木铁木龙脑木木等。印度尼西亚植被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红树林,其特点是形成高跷或支柱树根,这些树木只生长在泥泞海岸的咸水或咸水中。红树林沼泽在苏门答腊岛东部、加里曼丹南部和新几内亚西部东南部的浅海广泛开发。

生态功能区

为保护珍贵动物,印度尼西亚政府在全国建立了300余个动物自然保护区,如,大多数剩余的单角爪哇犀牛现在都被保护在爪哇岛西端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Ujung Kulon National Park))内;另一濒危物种是猩猩属,为了防止捕捉和屠杀这些动物,并训练那些被圈养的动物返回野外,已经建立了数个红毛猩猩康复中心和计划。

胡坦松/江托伊自然保护区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端的哥打詹托(Kota Jantho)市附近。它成立于1984年,占地面积154.51平方公里。

伊绍—伊绍野生动物保护区是被公认为南苏门答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建立与2014年,总面积为16.742,92公顷。生态系统复杂,主要覆盖低地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优美。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活在雨林内的所有动植物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建立研究和热带研究区,碳储存区以及开发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问题就是非法种植和非法采伐。

唐科科巴图安古斯自然保护区是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北端的一个大型自然保护区,距离万鸦老市不太远。保护区成立于1919年。1978年增加了杜阿索达拉地区,1981年增加了巴图安古斯和巴图普提地区,总面积为8,718公顷。该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着数百种独特的动物物种。

乌布猴林,是位于巴厘岛乌布巴东特加尔村的天然保护区。森林占地约12.5公顷。在20世纪,乌布猴子森林被公认为重要的保护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一直被视为一个容纳着精神力量和守护神的神圣地方,在印度尼西亚猴子被视为神圣的动物,象征着保护和恶作剧,促进了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独特联系。

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国家公园是森德拉瓦西湾国家公园(Taman Nasional Teluk Cenderawasih),面积为5,611平方英里。它由鲁恩岛、尤普岛、伦伯彭岛、米斯瓦尔岛和努斯沃里岛组成。国家公园拥有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热带雨林和海水。优势植物种为木麻黄、木麻黄、木刺木、木刺木荷木刺木。公园里生活着200多种鱼类,如小雀、兔鱼、齿蝶鱼和鲨鱼。其他动物群包括软体动物门,如贝类、羊足类、鳖科和巨蛤,绿海龟,如绿海龟、玳瑁棱皮龟,以及哺乳动物,包括蓝鲸、海豚儒艮。这个公园是猩猩保护区的所在地,那里有两只现存的亚洲类人猿。红毛猴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公园一样,该公园也面临着非法采伐、无证采矿和森林砍伐的威胁。印度尼西亚非政府组织“国家公园之友基金会”采取了缓慢但进步的措施来保护公园。

罗瑞林都国家公园位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占地884平方英里。公园覆盖了海拔200米到2610米不等的低地和山地森林。地形由北部、东部和南部的山谷组成,库拉维山谷位于西部。这个公园属于热带气候,湿度很大。在低地,温度从26°C到32°C不等,海拔每升高1,100米,温度下降6°C。林都国家公园是许多动植物的家园。特有的哺乳动物包括东京猕猴、野猴、侏儒眼镜猴苏拉威西岛鼠和苏拉威西矮。特有的鸟类包括紫胡子食蜂鸟科、雄鸟和土鸟。还有许多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如金蛇和苏拉威西亚蟾蜍。非法采伐和土地侵占是国家公园面临的主要威胁。该公园在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生态保护区

丹戎普特国家公园占地面积1370平方英里,位于加里曼丹中部西哥打瓦林因县(West Kotawaringin)的东南部。公园由红树林、旱地龙脑林、荒地、泥炭沼泽森林和海岸海滩森林组成。库迈港(Kumai)河在公园的北侧流淌。该公园的建设是为了保护长鼻猩猩。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这里为生态保护区。目前园区内的非法伐木、滥伐森林和非法采矿仍然威胁着这个公园的完整性。如果不消除这些威胁,丹戎普特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可能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栖息地的丧失。印度尼西亚非政府组织“国家公园之友基金会”(Friends of the National Park 基金会)已经开始对该地采取保护措施,尽管进展缓慢。

自然灾害

印度尼西亚每年至少发生1500多次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主要为气候灾害和地质灾害,是全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主要表现在全球气温升高造成的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缩减,这将使沿海居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按照预估,海平面将在本世纪末时上升90厘米,居住在印度尼西亚海岸线3千米范围内的4200万印度尼西亚民众将面临着很大的危险。“气候变迁脆弱指数”(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 Index)显示,到2030年时,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国际机场恐将陷入水面以下;2050年时印度尼西亚会有1500座岛屿从地图上消失。此外,受赤道洋流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对当地气候也产生了影响,据2015年《雅加达邮报》报道当年印度尼西亚的34个省当中有20个省遭遇严重干旱,并伴随着森林火灾的隐患。气候灾害还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安全问题。

在地质灾害方面,印度尼西亚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位于这里的地区经常发生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洪水、滑坡。公元1500年,印度尼西亚至少有95座火山爆发过,其中火山爆发指数(VEI)超过4的巨大爆发次数记录有32次。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爆发,这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火山爆发,造成了北半球的“无夏之年”,致使庄家歉收,导致饥荒和人口流动;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这是迄今为止最灾难性的海啸,14个国家的死亡人数超过22.5万。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的火山数量在印度尼西亚是最多的,由于这些火山大多处于活跃状态,与印度尼西亚其他岛屿相比,这些岛屿更容易发生自然灾害,如海啸和地震。

行政区划

政区

印度尼西亚共分为31个省、2个特别行政区和1个首都地区,下辖93个市、396个县。首都雅加达 (Jakarta)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其他的主要经济城市包括泗水县(Surabaya)、万隆(Bandung)、棉兰(Medan)、三宝垄(Kota Semarang)和巨港(Palembang)等。

主要城市

雅加达

雅加达(印度尼西亚语:Jakarta;英语:Jakarta)是印度尼西亚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东南亚第一大城市。位于爪哇岛西部北岸,跨芝利翁河东西两岸,临雅加达湾。西部与万丹省接壤,东南部与西爪哇省相邻,北部与爪哇海相接,西北部与楠榜省隔海相望与外港丹戎不碌及卫星镇巴由兰合在一起组成雅加达首都特区。城市面积约740.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056万人。

雅加达海拔最低−2米,海拔最高84米,北部为平原,南部多为丘陵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分为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雅加达建于四世纪,是东南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当时名为巽他卡拉巴 (Sunda Kelapa),后来成为巽他王国的重要贸易港口。 它曾经是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实际首都,被称为巴达维亚。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雅加达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1966年,雅加达成为“首都特区”(Daerah Khusus Ibukota),其地位相当于一个省。 根据1974年有关地方政府的第5号法律规定,雅加达首都特区被正式确定为印度尼西亚的首都,也是印度尼西亚当时的26个省之一。

雅加达经济主要以金融和贸易为主,占该国生产总值28.7%,并拥有印度尼西亚最大的金融和主要工商业机构,是全国金融和贸易中心及枢纽。雅加达传统制造业较为发达,有铸铁厂、修理厂、人造和肥皂厂以及印刷厂等。这也使雅加达成为了印度尼西亚各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包容着着多种文化,多种语言和多个种族群体。据印度尼西亚国家统计局统计, 2022年雅加达全域生产总值达6696亿美元。雅加达是一个巨大的、广阔的、人口众多的大都市,居住着来自印度尼西亚各地和不同民族背景的1000多万人。西雅加达的历史遗产包括位于科塔图瓦(Kota Tua)或老城区的发达的希腊博物馆。雅加达西部的新地标是马坎博物馆(Museum Macan),即当代艺术博物馆,那里展示着草间弥生的艺术杰作。在雅加达东部,可以参观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迷你公园,公园里有印度尼西亚的传统房屋。雅加达南部的图巴巴坎村,拥有雅加达原住民贝塔维人的文化。

雅加达是印度尼西亚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2020年,雅加达被世界权威城市评级机构(GaWC)评定为世界一线城市,同时雅加达也是东盟会议秘书处所在地。

万隆

万隆是西爪哇省的首府,也是印度尼西亚第四大城市,距离首都雅加达约145公里。第一次亚非会议于1955年在万隆举行,诞生了举世闻名的“万隆精神”。人口总数大约为170万,大部分人口是巽他族后裔,万隆经济的主要贡献者是制造业、旅游业、创意产业、商业、技术和金融服务业。该市有5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主要教育目的地。

泗水

泗水是一个位于爪哇岛东北部的城市。它是东爪哇省的首府,也是印度尼西亚继雅加达之后的第二大城市。城市面积为326km²,人口360万。泗水同时还是印度尼西亚的海军主要基地,也是印度尼西亚最繁忙的港口之一,用于出口烟草、咖啡和糖。泗水是一个商业中心,受到工业增长的影响。该市也是各种机构和大学的所在地,如泗水电子工程理工学院和艾尔朗加大学。

棉兰

棉兰位于苏门答腊岛群岛的海岸,是北苏门答腊省的首府。该市是仅次于雅加达和泗水的第三大城市,城市面积为342㎞²,人口约为180万,是爪哇岛以外的最大定居点。棉兰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主要经济中心,其大部分经济来自于橡胶、烟草、茶叶和咖啡。它与新加坡的距离也发挥了它的经济优势。

三宝垄

三宝垄市是中爪哇省的首府。三宝垄的名字源于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郑和小字“三保”,所以人们又叫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据史料记载,农历六月三十日曾是郑和首次登陆爪哇的日子。当地民众感怀于“三宝太监”所带来的和平与友好,将郑和船队登陆地点改为“三宝垄”,每年都会在三十日前后举办系列庆典。目前三宝垄还保留有记录郑和下西洋历史的民间寺庙遗址,如三保洞,郑和雕像三宝庙、船爷庙、船锚庙三保洞等。

巨港

巨港是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省的首府。它是印度尼西亚第七大城市,也是苏门答腊岛仅次于棉兰的第二大城市。位于苏门答腊岛南部东海岸的穆西河岸,面积400.61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城市人口共1,742,186人。巨港是印度尼西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早在7世纪就已经建立。在穆西河附近发现的可追溯到公元683年的三佛齐-科杜坎武吉(Kedukan Batu)铭文。

政治

政体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总统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有三个立法机构,分别是人民协商会议、国会,以及地方代表会议;政府,也就是行政机构是由总统领导的内阁;司法机构是最高法院。

立法机构

人民协商会议简称人协。它是国家立法机构,由国会和地区代表院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和批准宪法并监督总统。如果总统违反宪法,该机构有权对其进行弹劾和免职。选举每五年更新一次。本届的人协成立于2019年10月,有711名成员,包括575名国会议员和136名地区代表院议员。设主席1名,副主席9名。现任主席为班邦·苏萨迪约(Bambang Soesatyo)。

人民代表会议简称国会。也是国家立法机构、行使一般立法权,但宪法修正案除外。国民议会无权罢免总统,总统也不能宣布解散国民议会,但是,如果总统违反了宪法,国民议会有权向人协建议追究其责任。目前的国民议会成立于2019年10月,有575名成员,也是HRA的成员。其任期为五年。有一名议长和四名副议长。现任主席为布安·马哈拉尼(Puan Maharani)。

地方代表理事会它是2004年10月成立的一个新的立法机构,负责有关地方治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省和市的划分以及国家资源的管理的立法。其成员来自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每个区域有4名代表,共计136人,他们也是人民协商会议的成员。有一名主席和三名副主席。现任主席为拉·尼亚拉·马塔利蒂(La Nyalla Mattalitti)。

行政机构

印度尼西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并负责武装部队。总统和副总统由普选产生,任期五年,总统可以连任一次,内阁对总统负责。印度尼西亚现任的内阁成立于2019年10月,并在2020年12月和2021年4月经历了两次重大修订。

司法机构

印度尼西亚的最高法院独立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由最高法院的法官选举产生。现任院长穆罕默德·沙里福丁(穆罕默德 Syarifuddin)。

宪法

印度尼西亚现行宪法为《“四五”宪法》。该宪法于1945年8月18日颁布实施,1999年10月至2002年8月间先后进行过四次修改。宪法规定,印度尼西亚为单一的共和制国家,“信仰神道、人道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社会公正”是建国五项基本原则(简称“潘查希拉”)。实行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2004年起,总统和副总统不再由人民协商会议选举产生,改由全民直选;每任五年,只能连任一次。总统任命内阁,内阁对总统负责。

政党

1975年颁布的政党法只允许三个政党存在,即专业集团党、印尼民主党、建设团结党。1998年5月解除党禁。2019年大选中,共有16个政党参选,9个政党获得国会议席,民主斗争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主要大党包括:

(1)民主斗争党(Partai Demokrasi Indonesia-Perjuangan):由原印度尼西亚民主党分裂出来的人士组成,1998年10月正式成立。系民族主义政党,印度尼西亚世俗政治力量代表。以“潘查希拉”为政治纲领,弘扬民族精神,反对宗教和种族歧视。2019年国会选举中获128个议席,国会第一大党。现任总主席为梅加瓦蒂·苏加诺(Megawati Soekarnoputri)。

(2)专业集团党(Partai Golongan Karya):1959年组成松散的专业集团联合秘书处,1964年10月由61个群众组织联合成立专业集团,1970年12月扩大为包括291个群众组织的专业组织,1967年至1999年6月为事实上的执政党,但一直自称为社会政治组织。1999年3月7日正式宣布为政党。以“潘查希拉”为政治纲领,主张在民主和民权基础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权,改善民生。2019年国会选举中获85个议席,国会第二大党。总主席为艾尔朗加·哈尔达托(Airlangga Hartarto)。

(3)大印尼运动党(Gerindra):成立于2008年2月6日,以“潘查希拉”为政治纲领,倡导民族主义、人道主义。2009年、2014年、2019年大选中力推普拉博沃参加总统或副总统选举,均失败。在2019年国会选举中获78个议席。总主席普拉博沃·苏比延托(Prabowo Subianto)。

(4)国民民主党(Partai Nasional Demokrat):成立于2011年7月,前身是群众组织“国民民主”。以建设独立、统一、公正、繁荣的国家为宗旨,倡导发挥民众集体力量实现印度尼西亚复兴。在2014年国会选举中作为参选的唯一新政党,获35个议席。在2019年国会选举中获59个议席。总主席苏利亚·巴洛(Surya Paloh)。

(5)民族觉醒党(Partai Kebangkitan Bangsa):成立于1998年7月,主张建立民主、开放、廉洁的国家政治体制,反对宗教政治化和宗教歧视,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统一的行为,反对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在2019年国会选举中获58个席位。总主席穆海敏·伊斯甘达尔(Muhaimin Iskandar)。

元首

2024年,印度尼西亚举行总统选举,普拉博沃·苏比安托当选新一任总统。在印度尼西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同时掌管三军

主要政要

印度尼西亚的主要领导人和要职如下表(参考,数据为2024年2月)所示:

国际关系

综述

印度尼西亚奉行独立自主、积极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持不干涉内政、平等协商、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印度尼西亚是万隆会议十项原则的主要发起国之一,也是G2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亚非新型伙伴关系、七十七国集团和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国际/地区组织的倡导者或主要成员。印度尼西亚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之一,同时,它坚持“平衡外交”的原则,与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欧盟等世界大国保持友好关系。印度尼西亚倡导多边主义,注重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积极参与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安全以及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利用其“民主温和的穆斯林”的国家形象,积极与伊斯兰教和西方世界沟通,在一些地区和国际问题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2013年10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巴厘岛举行。2015年4月,亚非峰会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在雅加达举行。2018年8月,举办了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并在2019~2020年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2022年担任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将于2022年11月在巴厘岛举行。2023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

与东帝汶的关系

2004年5月,梅加瓦蒂·苏加诺总统在巴厘与夏纳纳总统举行会谈,公正友好地解决前印度尼西亚将领侵犯东帝汶人权问题。2004年9月,东帝汶外长拉莫斯在纽约出席第59届联合国大会时向记者表示东帝汶不支持设立国际法庭审理东帝汶违反人权案件。并表示支持印度尼西亚寻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年12月,苏西洛·尤多约诺总统在巴厘岛与夏纳纳总统举行首次会晤,双方讨论了遣返印度尼西亚公民、两国边界、归还前东帝汶印度尼西亚籍民遗留资产及提高两国合作关系等问题。两国外长同赴纽约会见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向其通报两国政府决定设立真相与友谊委员会,以代替安南要求设立的专家委员会调查1999年东帝汶发生的违反人权案件。2005年3月,两国签署共同成立真相与友谊委员会备忘录,强调1999年东帝汶人权案成为两国民族的历史悲剧事件,双方同意将以和解方式加以解决,彻底化解1999年东帝汶人权案对两国关系带来的阴影。

与马来西亚的关系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于1957年建立了外交关系。1963年9月马来西亚成立后,外交关系被切断,1967年恢复。这两个国家都是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创始成员,同时也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在艾哈迈德·苏加诺总统的领导下,关系恶化,他反对马来西亚的成立导致两国之间的对抗。然而,在印度尼西亚政府过渡后,关系得以恢复。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于2008年1月、2010年5月和2012年12月访问马来西亚。2015年2月,佐科总统访问马来西亚。

尽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者,但它们正在携手开展国际公众运动,以打击对棕榈油的负面看法。两国领导人当然会很好地促使两国共同努力,以确保要求棕榈油公司遵守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权和工人权利的标准,而不论它们在何处经营。指责说客和竞争性食用油的利益是棕榈油声誉欠佳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对棕榈油的宣传要比对环境和工人福祉的明显承诺更好。

海上边界纠纷和蜡染等文化遗产的起源纠纷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双边关系中异常突出。但是即使如此,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文化和历史的束缚是不可忽视的,其安全与繁荣是不可分割的。雅加达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和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ISIS)马来西亚将通过第二轨道外交促进这一过程。

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自1990年恢复外交关系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全面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中印度尼西亚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等领域合作发展迅猛。2005年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关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印度尼西亚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次年,两国启动副总理级对话机制。2010年,两国签署中印度尼西亚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行动计划。2013年10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两国元首同意将双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大舞台上开展交流合作。自此,政治安全、经济贸易和社会人文领域三驾马车共同推动着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对印度尼西亚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了在巴厘岛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5—2017年,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三次访华,两国领导人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对接多次探讨,就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的经贸、人文等多领域合作达成广泛共识。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对印度尼西亚进行正式访问。2022年7月佐科·维多多来华访问,2023年7月来华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

与日本的关系

印度尼西亚与日本于2006年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7年1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印度尼西亚,与佐科总统讨论了两国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以及大型基础设施项目。2020年,日本首相菅义伟的访问了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日本之间在会议上至少达成了四项协议。首先是关于印度尼西亚和日本之间的卫生合作的备忘录,以及日本对建立亚洲新冠响应基金的贡献。第二,两国政府领导人同意为两国的基本业务建立“旅行走廊安排”。第三,佐科总统欢迎日本公司将电装,相模,松下电器三菱化学丰田汽车等日本公司转移到印度尼西亚并扩大投资,并欢迎从印度尼西亚进口农林水产品的许可便利。第四,佐科·维多多总统和菅义伟首相支持东盟关于印度太平洋的展望,以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南中国海。

与美国的关系

自1949年以来,印度尼西亚一直和美国保持着外交关系。印度尼西亚统计局(BPS)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印度尼西亚与美国之间的整体商品进出口总额为244亿美元。2020年1月至11月,印度尼西亚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总价值为77亿美元,比2019年同期的85亿美元,同比下降9.4%。另一方面,总价值2020年1月至11月,印度尼西亚对美国的商品出口额为167亿美元,比2019年同期的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7%。投资协调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从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美国在印度尼西亚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为4.8亿美元,比2019年的7.57亿美元同比下降36.6%。美国是印度尼西亚在FDI方面的第八大来源印度尼西亚以矿业,制造业和非银行控股公司为首。2020年10月29日,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访问印度尼西亚。2021年8月1日,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雷特诺访问美国。

此外,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在2015年发表了关于加强长期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旨在加强更广泛的经济合作。印度尼西亚和美国还根据《美、印尼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TIFA)定期举行磋商并于1996年签署,是两国解决双边贸易和投资问题的重要平台。在2010年—2019年,印度尼西亚对美国的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2.8%,而同期越南对美国的年均出口增长率为17.7%。

与澳大利亚的关系

印度尼西亚与澳大利亚在1950年建立外交关系。自印度尼西亚独立以来,两国一直保持着外交关系,在渔业保护、执法和司法领域合作较多。2019年3月4日,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签署了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并于2020年7月5日启动实施。2022年,澳大利亚已承诺在五年内向与印度尼西亚的气候和基础设施伙伴关系提供200亿澳元。新任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于2022年6月6日在雅加达与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会面并就加强经贸等领域的合作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印度尼西亚希望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特别是汽车对澳大利亚的出口。今年2月印度尼西亚已开始有整车出口到大洋洲。印度尼西亚加快落实双边全面经济伙伴协议,尤其是扩大印度尼西亚人在澳洲的工作机会,包括提高每年短期工作(working holilday)签证配额至5000个。欢迎澳洲阿斯彭医疗公司(Aspen Medical)在未来20年投资10亿美元在西爪哇省建立23家医院和650个诊所。印度尼西亚重视与澳洲开展粮食安全尤其是小麦供应链方面的合作,重视与澳洲在能源与气候变化方面加强合作,印度尼西亚方欢迎澳洲为建立双方气候变化及基础设施伙伴关系提供首批2亿澳元的无偿援助。

与欧盟的关系

印度尼西亚将欧盟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伙伴,双方成功地进行了印度尼西亚-欧盟对话,在民主、人权、区域贡献、多边主义恐怖主义等问题上达成了广泛共识。欧盟和印度尼西亚对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12月通过的全球门户倡议达成一致,以及欧洲团队将在2021年至2027年期间在全球动员的3000亿欧元投资,以促进数字、能源和运输部门的智能、清洁和安全链接并加强世界各地的卫生、教育和研究系统。对于2022俄乌冲突,欧盟和印度尼西亚一致认为有必要在尊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原则的同时找到和平和包容性的冲突解决方案。

军事

印度尼西亚《国防法》规定,总统对国家武装力量拥有最高权力,在国防与安全委员会和国防部长的协助下,对国防和安全事务作出重大决定,并通过国民军司令和警察局长对国家武装力量行使领导和指挥。国防部负责制定和实施国防政策,而国民军司令则负责整个军队的管理、教育、训练和战时指挥。国家武装部队由正规部队和准军事部队组成。兵役制度是义务制和自愿制的结合,义务兵役期为两年。

印度尼西亚的武装部队(TNI)包括陆军(TNI-AD)、海军(TNI-AL,包括海军陆战队)和空军(TNI-AU),总共有38.8万名服役人员。正规军,即印度尼西亚国民军(TNI),于1945年10月5日由荷兰殖民时期的“荷印殖民军”和日本占领时期的“国民后备军”组成。其中,陆军有29.9万人,主要编入战略预备队、特种部队和12个军区。海军有61,000人,主要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舰队司令部,以及海军陆战队和军事海运司令部。空军有2.8万人,分为第一(西部)和第二(东部)空军司令部、维修和物资司令部,以及特种部队。现任国民军司令尤多上将(Yudo Margono)。

陆军、海军和空军有单独的军事参谋长,负责部队的日常管理和训练。长期以来,军队具有国防和社会政治的双重职能,现在主要负责国防和安全。准军事部队包括警察和民兵。警察部队于1964年并入武装部队总部,与国家军队一起被称为印度尼西亚武装部队(ABRI),该部队于2000年7月独立,直接隶属于总统。现任警察局长里斯迪约·希吉特·普拉博沃(Listyo Sigit Prabowo)负责维护国内安全。

人口

人口数量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第四大人口大国。截至2022年12月底印度尼西亚的总人口为2.76亿,其中大部分人口分布在爪哇岛(人口数量前四位的城市分别是;首都雅加达泗水、勿加泗、万隆。男性预期寿命为65.5岁,女性预期寿命为69.7岁。人口出生率为16.4‰,死亡率为10.1‰。2022年男性人口数量占50.3%,女性人口数量占49.7%。

族群

印度尼西亚有3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人占总人口的45%,巽他人占14%,马都拉人占7.5%,马来族占7.5%,华人占约5%。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两个人口群体的交汇点,西部是亚洲人,东部是美拉尼西亚人。绝大多数印度尼西亚人与东亚人民有亲戚关系,尽管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也与阿拉伯人、印度人和欧洲人有相当多的混合。然而,在东部岛屿,大多数人都是美拉尼西亚血统。

爪哇人

爪哇人(印度尼西亚语Orang Jawa),是爪哇人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民族群体,集中在爪哇岛,21世纪初人数约为8500万,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爪哇语属于奥罗尼西亚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伊斯兰教是最主要的宗教,尽管早期的印度教传统在许多地区仍然很明显,相对来说,很少有爪哇人严格遵守穆斯林戒律。对各种当地精神的信仰很普遍。大多数爪哇人生活在爪哇岛中部和东部的密集定居和灌溉农业地区,这也是印度尼西亚人口最多的地区。爪哇农村的村庄是由单家独户的房屋组成的紧凑群体,传统上是用竹子建造的,围绕着一个中央广场。虽然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但也生产各种其他作物,包括玉米、木薯、花生(落花生)和大豆。

巽他人

巽他人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民族群体。爪哇的西部地区是巽他人的故乡,他们与爪哇人有关系,但在语言和传统上与爪哇人有很大区别。巽他人在21世纪初估计约有3200万人,是爪哇西部的高原民族,与爪哇人的区别主要在于他们的语言和他们对伊斯兰教的更多示范性做法。巽他村由一名村长和一个长老会管理。单家独户的房屋是由木头或竹子制成的,在桩基上凸起。稻米文化和铁器加工,以及婚姻、出生和死亡仪式,都与爪哇人的模式密切相关,尽管经常掺杂着印度教的元素。巽他语和爪哇语一样,有不同的地位风格,或者说有不同的语系:Kasar(非正式)、halus(敬语)和panengah(中性)。

马都拉人

马都拉人,印度尼西亚干旱贫瘠的马都拉岛的本地居民。爪哇东北部的马杜拉岛是印度尼西亚第三大民族马都拉人的故乡。今天,大多数马杜拉人不是生活在马杜拉,而是生活在邻近的爪哇岛的东北部海岸。他们还大量居住在附近的康干岛以及加里曼丹岛西部和南部(加里曼丹岛)。在21世纪初,马都拉人的人口约为680万。马都拉人讲一种奥罗尼西亚语言。除了种植湿稻田外,许多马都拉人还养牛。他们生活在由10-20个核心家庭组成的农场定居点,在一个头人的领导下,有一个独立的宗教团体负责礼拜活动。社会组织不再以亲属关系为基础,而主要是领土关系。财产通常由丈夫和妻子平分。在爪哇岛,马都拉人通过通婚,基本上与周围的土著社区融合在一起。他们经常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地区,许多人放弃了种植水稻,转而从事海上职业。作为一个整体,马都拉人被认为是虔诚的穆斯林,尽管他们对伊斯兰教的实践带有强烈的当地信仰和传统色彩。

巴厘岛人

巴厘岛人居住在巴厘岛爪哇岛以东,以其错综复杂的灌溉系统和梯田而闻名。与大多数印度尼西亚人不同,巴厘岛人信奉伊斯兰教,尽管他们对伊斯兰教的解释受到邻近的爪哇文化的严重影响。巴厘岛的语言属于奥罗尼西亚语系。在21世纪初,巴厘岛人的数量大约为300万。在印度尼西亚历史上的印度教社区中,巴厘岛人是唯一的非移民印度教实践者。巴厘岛人的生活通常以宗教为中心,即融合了佛教、祖先崇拜和当地精神信仰的印度教沙威主义。巴厘岛人相信轮回,死者被火化,以解脱他们的灵魂,继续前行。种姓习俗是存在的,但由于大多数人属于最低的种姓,因此村民之间很少有正式的礼仪。和爪哇一样,有不同的说话方式来反映社会等级的差异。例如,高级巴厘语用于宫廷互动,中级巴厘语用于地位平等的人之间,而低级巴厘语则用于村内的日常交流。

达雅克人

达雅克族是婆罗洲所有土著的统称,约800万人左右,大部分居住在内陆地区。达雅克人是近代世界上一部分以猎取人头作为胜利者标志的未开化的人。他们的语言都属于南岛语族(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印度尼西亚分支。达雅克人有传统的文化,居住在长屋里。在21世纪初,婆罗洲的达雅克族人口估计约为220万。虽然界线通常很难确定,但在众多的达雅克族亚群中,最突出的是巴豪族(Bahau)和肯雅族(Kenyah),主要分布在沙捞越东南部和加里曼丹东部、加里曼丹中部和南部的雅楚族(Ngaju)、沙捞越西南部和加里曼丹西部的比达尤,以及沙捞越的伊班。在过去,达雅克人高度发达和复杂的宗教习俗涉及许多当地的精神和预兆动物。部落间的战争很常见,猎头是一个主要特征。大多数达雅克村的经济是以轮垦山地稻为生。捕鱼和打猎是辅助活动。传统的铁制工具,如砍刀和长矛,仍然很重要。然而,自20世纪中期以来,达雅克人逐渐接受了英国国教、罗马天主教和新教,到21世纪初,绝大多数人口是基督徒。他们的传统文化正受到现代生活的侵袭。

阿斯马特人和丹尼人

阿斯马特族大约70,000人,居住在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省西南岸毗邻阿拉弗拉海面积约19,000平方公里的岛屿上,以木刻传统闻名于世。该族群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孤立。一些群体继续生活在偏远地区,与邻近环境以外的民族和文化的互动有限。丹尼人是生活在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个民族。丹尼人生活在巴布亚的中部高地,每年八月份,丹尼人会举行巴列姆山谷节,在此期间,丹尼族会和其他土著民族模拟战争,这一活动既是为了庆祝巴布亚的富饶与安宁,也是为了保存古老的传统。

华人

华人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但被认为是印度尼西亚经济的支柱。大多数华人已经在印度尼西亚生活了几代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混合型(peranakan)后裔,不说中文,有印度尼西亚的姓氏,具有独特的方言和习俗。另一种社群被认为是完全的(Totok)中国血统,在语言、宗教和习俗方面明显以中国人为主。

语言

印度尼西亚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官方语言为印尼语(Bahasa Indonesia)。它是从苏门答腊岛东部廖内-占碑地区的王室所使用的马来语的文学风格演变而来,但它也与长期以来作为地区语言的其他马来语方言有很多共同之处。标准马来语和标准印度尼西亚语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成语和某些词汇项目上。1972年,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同意对该语言的拼写进行统一修订,以便改善两国之间的沟通和文学的自由交流。

在印度尼西亚使用的几百种语言中,大多数都有奥罗尼西亚语的基础。爪哇岛上有三种主要语言:爪哇语巽他语和马都拉语,而苏门答腊岛上有几十种语言,其中许多又分为不同的方言。在西里伯斯内陆相对较小的人口——托拉查人(Toraja)群体中,有几种语言被使用。在印度尼西亚东部,每个岛屿都有自己的语言,而这些语言在相邻的岛屿上往往无法理解。同样地,在加里曼丹的内陆地区,各村的语言也往往不同。

宗教信仰

印度尼西亚政府于1946年设立宗教部,旨在对印度尼西亚的宗教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受到印度尼西亚政府认可的宗教是伊斯兰教教、基督教、天主教、巴厘印度教和佛教。此外,还有偏远山区部族的原始宗教和华人的孔教。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宗教都是由沿海引入、慢慢地渗透到内陆的。在公元9世纪,印度教和佛教都被奉为宫廷宗教,这两种宗教以爪哇或苏门答腊为中心的早期印度尼西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的印度教和小乘佛教演变而来。14世纪,由南亚的穆斯林商人带来的伊斯兰教成为爪哇和苏门答腊沿海的主要宗教。到15世纪,伊斯兰教在群岛其他岛屿的沿海地区站稳了脚跟。印度尼西亚约87%的人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大多数是逊尼派。6.1%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6%的人信奉天主教,其余的人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伊斯兰教

约87%的印度尼西亚人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教徒属于逊尼派的“红派”,即温和派。其虔诚表现为忠于伊斯兰教的誓约——清真言(Syahadat):“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他们的信仰多与当地原始宗教结合,或受到佛教影响。

印度尼西亚人口稠密的西部地区有一个比东部大得多的穆斯林社区。由于贸易在印度尼西亚的伊斯兰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靠近主要贸易路线的岛屿遇到了更多的伊斯兰影响。印度尼西亚西部是人类历史初期全球贸易网络的一部分,更容易受到这种与贸易有关的伊斯兰影响,因此经历了13世纪伊斯兰苏丹国的兴衰。特别是马六甲海峡(在今天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现在仍然是最繁忙的贸易海上通道之一。

天主教和基督教

虽然基督教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宗教,但它在印度尼西亚只占少数。印度尼西亚天主教和基督教徒约占人口的9.7%,其中基督教徒约占6.1%。天主教由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德国人于16世纪传入印度尼西亚。基督教由荷兰人于17世纪传入印度尼西亚。对印度尼西亚人来说,基督教或基督教实际上指的是新教,而天主教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宗教。按照西方传统,基督教(或基督教,基督徒)是新教和天主教的分母,因为这两个流派的本质是相同的:相信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

巴厘印度教

印度教是印度尼西亚第三大宗教。该教徒约占印度尼西亚人口的2.5%,主要分布在巴厘岛等周边岛屿。爪哇人将印度文化印度教和当地的原有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宗教特点。爪哇的印度教是以密宗的形式传播的,印度尼西亚人主要信奉湿婆毗湿奴。巴厘岛印度教的神学基础源于印度哲学,而土著信仰则构成了仪式的支柱。巴厘岛印度教徒的一个重要信仰是自然元素受到精神的影响。因此,用农产品制成的供品(sesajen)被供奉给这种精神。人们相信阿贡山(巴厘岛最高的山峰)是众神和祖先的房子。因此,这座山被称为“母山”,对巴厘岛人来说非常神圣。巴厘岛印度教的主要标志是卐字符或“太阳之轮”,一个等边十字架,其手臂弯曲成直角。这个卐字符号也广泛用于印度宗教,并被认为唤起“shakti”或神圣的赋权力量。

佛教

印度尼西亚佛教徒大约占总人口的0.9%,主要分布在华人居住区的地方。印度尼西亚的佛教有着悠久的历史。佛教朝圣者在前往印度的航程中访问了苏门答腊岛室利佛逝。其他访问过印度尼西亚的佛教徒有那烂陀寺的教授达玛帕拉(Dharmapala)和南印度的佛教徒金刚手(Vajrabodhi)。许多古老的佛教遗迹和佛塔仍然留在印度尼西亚。佛教在爪哇和巴厘岛也很兴盛。两部重要的爪哇语佛教文献是《Sang hyang Kamahaanikan》和《Kamahayanan Mantranaya》。在苏哈托时期,根据潘卡西拉的国家意识形态,佛教是印度尼西亚的五大官方宗教之一。如今,佛教主要为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所信奉。

原始宗教

在上述宗教传入之前,印度尼西亚就有了原始宗教,主要表现为精灵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等。该教徒信奉“万物有灵”,万物有灵论是印度尼西亚人民实践的最古老和原始的信仰。万物有灵论仍然存在于印度尼西亚的某些地区,并且不被接受为官方宗教,因为万物有灵论者不相信任何特定的神。这导致各种万物有灵论的信徒大多隶属于印度教,以避免被迫皈依不同的宗教。其他万物有灵论者已经皈依了不同的宗教以获得完全的公民身份,但仍在实践和表演万物有灵论。从印度尼西亚民族现代的风俗习惯中,也可以看出其原始宗教的影子。例如吉巴廷人(Kebatinan)传统是一种多神教的爪哇信仰,是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和万物有灵论信仰的混合体。该宗教在1945年印度尼西亚宪法中合法化。宗教组织松散,没有先知,圣书,仪式或节日,相反,它更多地关注每个人的内在愿景和对他们与他人和至高无上的存在的关系的信念。

经济

综述

印度尼西亚是东盟的最大经济体。农业、工业、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60年代后期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开始提速,1970至1996年间GDP年均增长6%,身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经济严重衰退,货币大幅贬值。1999年底开始缓慢复苏,GDP年均增长3%~4%。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印度尼西亚政府应对得当,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和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等影响,经济增长有所放缓。2022年,印度尼西亚GDP为1.32万亿美元,人均GDP为4788美元;对外贸易总额为52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79%。2023年3月,印度尼西亚的出口额达到235.0亿美元,进口额达到了205.9亿美元。印度尼西亚三大产业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其中第二、第三产业为发展主要驱动力。2021年,印度尼西亚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比13.8%、41.5%和44.6%。在采矿、旅游等特色产业的带动下,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海洋和农业资源,棕榈油、橡胶等农业产品生产量在全球排名前列,但农业和养殖业在GDP中的相对占比较小。2021年农林牧渔、制造业、采矿业、批发零售和建筑业附加值分别占比14%、20%、9%、14%和11%,为印度尼西亚的优势产业。

第一产业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约8000万公顷的耕地。盛产咖啡、甘蔗、棉花、茶叶、烟草、丁香、奎宁等经济作物,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棕榈油、橡胶、咖啡和可可,是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和第三大可可生产国。粮食种植也是印度尼西亚种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部门,包括生产大米、玉米、木薯豆类。种植面积而言,印度尼西亚是仅次于巴西的世界第二大热带作物生产国。2020年,印度尼西亚初级农业生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7%,是世界第三大大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印度尼西亚还是一个水果王国,生产各种热带水果,如香蕉、芒果、菠萝、木瓜、泰国榴莲莽吉柿。印度尼西亚在古代就以马鲁古群岛闻名于世,当地纯正的胡椒、肉桂豆蔻等香料远销世界各地。在花卉中,兰花最为普遍。2021年,印度尼西亚农业进口额超过240亿美元,小麦、大豆、大米、牛肉、新鲜水果和各种饲料成分是主要类别。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巴西和印度是市场上最大的五大农产品供应商,约占进口总额的57.8%。2021年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为46.2百万吨。2022年至2023年度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约占全球60%,消费量占全球24%,出口占全球56%。印度尼西亚油棕树种植面积接近800万公顷,产量3000万吨左右。印度尼西亚棕榈油生产主要集中在廖内省、中加里曼丹省、南苏门答腊省北苏门答腊省,在参与棕榈油生产的公司中,丰益国际(Wilmar International)和黄金农业资源(Golden Agri-Resources)是该行业最大的两家公司。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印度尼西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产品生产国和供应国之一。渔业资源丰富,海洋鱼类多达7000种,政府估计潜在捕获量超过800万吨/年。印度尼西亚的渔业具有全球重要性。印度尼西亚水域养育着3000多种多骨鱼和850多条鲨鱼、鳐鱼和奇马。渔业雇用了大约1200万印度尼西亚人。渔业部门占印度尼西亚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2.77%。2010年印度尼西亚渔业出口创汇达60亿美元,2011年渔业产值占印度尼西亚GDP的3.5%,仅次于中国、秘鲁日本智利、美国和印度。2015年渔业生产指标2239万吨,比2010年的产量提高106%。

第二产业

印度尼西亚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矿产品有锡、铝、镍、铁、铜、金、银、煤等。印度尼西亚主要的国有矿业公司是安塔公司(Antam)和国有锡业集团公司(PT Timah Tbk)。 2012年5月印度尼西亚政府对65种矿产品出口加征20%的出口税,并要求外 国投资者在印度尼西亚投资设立冶炼加工厂等措施,刺激了外商对矿产下游行业的投资,目前矿冶已成为印度尼西亚第一大外商投资行业。制造业有30多个不同的行业,主要有纺织、电子、木材加工、钢铁、机械、汽车、纸浆、造纸、化工、橡胶加工、皮革、鞋类、食品、饮料等。印度尼西亚最大的钢铁制造商是喀拉喀托钢铁(Krakatau Steel)。纺织制造业是印度尼西亚以进口原材料为基础的主要工业之一。纺纱厂大多是国有的或在外国公司手中,而织布和精整厂,集中在万隆,一般是小规模的,由当地企业家私人所有。蜡染生产——一种印度尼西亚手工染色纺织品的方法——集中在爪哇中部。虽然蜡染生产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家庭手工业,但也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业务。对外投资方面,对外直接投资(简称:OFDI)自21世纪初起也在持续增长,但体量相对有限,2021年直接投资指数为 50.3亿美元。分行业看,制造业、运输存储和通讯行业、采矿业为外商投资前三的行业,2021年分别占比29%、23%和13%;分地区看,新加坡、中国、日本、美国是主要投资来源国,2021年占比分别为26%、24%、9%和7%。

第三产业

印度尼西亚第三产业中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赴印度尼西亚国际游客402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的1610万人次下降75.03%。印度尼西亚金融服务业由传统借贷方、伊斯兰银行、综合金融公司、典当行和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等构成。根据2022年6月30日《罗盘报》报道,印度尼西亚金融服务管理机构(OJK)官员表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印度尼西亚金融服务业表现良好,金融业总增加值仍实现了3%的同比增长。。根据金融服务管理局(简称:OJK)数据显示,2022年5月银行业务有所增长,信贷同比增长9.03%,贸易部门环比增长12.1%。第三方资金回收方面同比增长9.93%。不良贷款(NPL)净银行业务率为0.85%,不良贷款总额仅占3.04%。2020年,印度尼西亚金融部门(不含保险和养老金)贡献了3.5%的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印度尼西亚的银行资产渗透率为60%,为东盟地区最低水平。银行业发展方面,受疫情封控影响,移动银行等数字银行服务领域获得了最佳增长机会。印度尼西亚各银行正推行更广泛的银行服务数字化,最终将降低成本、吸引更多客户。由于农村人口在很大程度上仍未享受到充分的银行服务,农村银行业务存在较高增长机会。此外,与商业银行相比,农村银行的利润率较高,可对较高的不良贷款率进行较好的补偿。伊斯兰银行业务领域有高于平均值的增长机会,因为银行总资产中只有6.2%与伊斯兰银行业有关。例如在邻国马来西亚,伊斯兰银行的占比达20%。

经济特区

印度尼西亚有12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北苏门答腊省的塞芒基(Sei Mangkei)、东加里曼丹省的马洛伊·巴图塔(Maloy Batuta)、中苏拉威西省的巴鲁(Palu)、北马鲁古省莫罗泰岛(Morotai)、南苏门答腊省的丹戎亚皮-亚皮(Tanjung Api-Api)、万丹省的丹戎勒松(Tanjung Lesung)、西努沙登加拉省曼达利卡(Mandalika)、北苏拉威西省比通(Bitung)、邦加勿里洞省勿里洞县Sijuk镇丹绒格拉洋丹绒加拉扬(Tanjung Kelayang)、巴布亚省的梭隆(Sorong)特殊经济区、中爪哇省的肯达尔(Kendal)、亚齐的司马威阿伦(Arun Lhokseumawe)。经济特区是通过准备具有地缘经济和地缘战略优势和功能的区域来发展,以适应工业活动、出口、进口和其他具有高经济价值和国际竞争力的经济活动。对于经济特区,投资公司可以享受5至10年的免税期,实行开放灵活的特殊政策。

北苏门答腊省塞芒基(Sei Mangkei)

塞芒基经济特区(简称:SEZ)于2012年2月27日通过第29/2012号政府条例建立,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由佐科·维多多总统于2015年1月27日举行开幕式。塞芒基经济特区位于北苏门答腊省,主要活动形式为棕榈油加工、橡胶加工、旅游和物流业。西芒基经济特区的重点是成为大规模和国际质量的棕榈油和橡胶下游产业的发展中心。作为一个位于农基原料中心并靠近马六甲海峡的工业区,世茂经济特区也有配套业务,即物流和旅游。世茂经济特区的总土地面积为2,002.7公顷,对其他产业的潜力持开放态度,特别是在具有高附加值的下游部门。西芒基经济特区得到了区内和区外的基础设施的支持。从塞芒基经济特区到苏门答腊十字路的距离约为10公里,到瓜拉丹戎港的距离约为40公里,到瓜拉纳木国际机场的距离约为110公里。预计到2031年,塞芒基经济特区将吸引129万亿印尼盾的总投资,并吸收83304名工人。

东加里曼丹省马洛伊·巴图塔(Maloy Batuta)

马洛伊·巴图塔跨加里曼丹经济特区位于东加里曼丹省的东库泰县,是通过第85/2014号政府条例建立的。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棕榈油、木材和能源,并得到地缘战略地位的支持,即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岛海路II(ALKI II)上。ALKI II是一条连接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国际贸易海路,也是一条横跨加里曼丹的区域航线,以及塔拉干-托里托利和巴厘巴板马穆朱的轮渡运输。马洛伊·巴图塔经济特区(简称:KEK MBTK)预计将鼓励通过该地区各种商品的工业化创造附加值。基于东古台地区的地缘战略优势,马洛伊·巴图塔经济特区将成为棕榈油及其衍生产品的加工中心,以及矿产、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业的中心。KEK MBTK预计将吸引34.4亿印尼盾的投资,预计到2025年将吸收55,700名工人。

中苏拉威西省巴鲁(Palu)

帕卢经济特区位于中苏拉威西省,是政府在苏拉威西经济走廊中设计的第一个综合物流中心和采矿加工行业的区域。从地理上看,帕卢经济特区与潘托兰港融为一体,并被印度尼西亚群岛2号海路的战略路线所穿越,具有作为印度尼西亚西部和东部之间枢纽的战略潜力。深而宽的帕卢湾使该地区能够成为一条国内和国际贸易路线,连接加里曼丹、苏拉威西、马鲁古省巴布亚省和东盟国家等地的城市。通过第31/2014号政府条例建立的帕卢经济特区,将支持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领先的镍、可可和海藻生产国。帕卢经济特区的建立也有望鼓励金属工业的下游发展,并提高苏拉威西岛主要农业商品的附加值,如可可、海藻和藤条。基于其潜力和地缘战略优势,帕卢经济特区有几个主要业务,即镍、铁矿石、可可、海藻和藤条。然而,帕卢经济特区也为其他各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即橡胶加工、椰子、制造业和物流业,作为辅助业务。帕卢经济特区预计将吸引92.4亿印尼盾的投资,预计到2025年将吸收97,500名工人。

巴布亚省梭隆(Sorong)

索隆经济特区是通过第31/2016号政府条例建立的,是巴布亚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索龙经济特区的建立有望成为印度尼西亚东部新的经济增长中心,这也符合纳瓦西塔原则之一,即从周边地区建设印度尼西亚。索龙经济特区位于马亚穆克区,占地523.7公顷,位于亚太和澳大利亚国际贸易路线的战略位置上。索隆经济特区位于塞勒海峡,具有地缘经济优势,即在渔业和海上运输部门的潜力。这个位置对于物流业、农工业和采矿业的发展也非常具有战略意义。基于它的潜力,索隆经济特区的发展以船厂工业活动、农工业、采矿业和物流为基础。预计到2025年,索隆经济特区将吸引32.2亿印度尼西亚盾的投资,预计将吸收15,024名工人。

社会

媒体

报纸

印度尼西亚有超过3000种报纸和期刊,大多数以印尼语出版,但也有一些以英语出版。主要的印度尼西亚语报纸有《罗盘报》《专业之声》《印度尼西亚媒体》《共和国日报》《革新之声报》和《印度尼西亚商报》。其中《雅加达邮报》《雅加达环球报》两份日报使用英语,读者群主要为在印度尼西亚的外国人。《国际日报》《千岛日报》《商报》《印华日报》等使用中文,发行量很小。

广播电台

据统计,印度尼西亚共有300多家广播电台,其中雅加达有57家。听众最多的电台是Prambors FM,名称由普拉巴南、门都、婆罗浮屠等著名寺庙的印度尼西亚名缩写合并而来,在雅加达、棉兰、万隆、泗水三宝垄梭罗、望加锡、万鸦老日惹九个城市设台,播放的节目主要是流行音乐。其他听众较多的电台有Hard Rock FM,Gen FM,Delta FM,Radio_Soekamtie等。印度尼西亚国家广播电台(RRI)成立于1945年,全天候播音,内容涵盖音乐、新闻、文化、教育等多种节目。

电视台

有11家国家电视台,如鹰记电视台、教育电视台、美都电视台和许多地方电视台。全国各地有1800多个广播电台。官方通讯社是安塔拉通讯社。国有的广播和电视主要包括公共的印度尼西亚电台和印度尼西亚国家电视台。印度尼西亚国家电台成立于1945年9月11日,有53个分台和“印度尼西亚之声”(用10种语言广播)。印度尼西亚电视台于1962年8月17日正式启动,有13个分台和395个转播器,覆盖了整个印度尼西亚。它最初由政府管理,2000年后成为公共电视台。

教育

印度尼西亚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制度。印度尼西亚的办学制度分为公办和民营。在印度尼西亚,大约有170000所小学、40000所初中和26000所高中。其中84%的学校隶属于教育和文化部,其余16%隶属于宗教事务部。印度尼西亚的高等教育体系包含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两类高校,公立大学由政府主办,教育与文化部管理;私立大学由宗教事务部管理。印度尼西亚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有6种不同类型,即大学 (university) 、研究院 (institute) 、学院 (college) 、多所技术院校 (polytechnic) 、专科院校 (academy) 、社区大学 (community college) 。其中,大学、研究院与学院三者主要提供学术教育及职业教育,不同的是,大学可提供各个科学技术领域的职业教育,研究院只针对一些特殊领域提供职业教育,而学院只提供某一特殊领域的职业教育,三者均可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根据印度尼西亚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印度尼西亚共有3225所大学,其中公立大学121所,私立大学3104所,可见,其中印度尼西亚大学 (University of Indonesia) 、万隆理工学院 (Band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加札马达大学 (Gadjah Mada University) 最为出名。在出国留学方面,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 (UNESCO UIS) 数据中心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印度尼西亚学生的出国留学率为0.6%,其他国家学生赴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率为0.2%,留学目的国以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2007至2015年,印度尼西亚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整体呈增长趋势,从2007年的3.04%增长至2015年的3.58%,一定程度上表明印度尼西亚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印度尼西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政府教育支出的比例从2007年的12.76%增长至2015年的15.80%,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也呈现出同样的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0.39%增长至2015年的0.57% 。2015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根据“国际学生评价项目”(考察义务教育阶段15~16岁学生的考核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评估显示,印度尼西亚青少年上述指标得分落后于全球均值,与东南亚发达国家新加坡相比差距达4年,且逊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越南。高校的科研教学水准、外籍教师与国际学生数量等都与国际平均水平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此外,由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众多、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印度尼西亚离实现教育公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公民受教育程度总体还不高,例如,77%的工人仅受过小学教育;全国还有约7%的人口是文盲,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和10%)以及农村和城市(分别为10%和4%)人群的文盲率差别较大;在新几内亚岛,32%的农村居民不识字。

印度尼西亚大学

印度尼西亚大学(简称UI)是印度尼西亚最古老的国立大学,拥有超过160年的教育经验,是世界领先的研究型大学或学术机构之一。凭借一个由40多万名校友组成的强大网络,印度尼西亚大学继续在国内和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Quacquarelli Symonds的报告,印度尼西亚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是印度尼西亚所设立的大学中的佼佼者。印度尼西亚大学继续在国际网络中与许多世界知名的大学和一些教育和研究协会积极合作,包括:APRU(环太平洋大学协会)、AUN(东盟大学网络)和ASAIHL(东南亚高等院校协会),并被认为是创新的先锋。2019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第292位。

万隆理工学院

万隆理工学院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一所技术大学,于1959年3月2日在西爪哇省成立,其使命是为科学和技术服务,发展国家。有两个校区,10个联合学位,7个研究中心,1447名讲师与23848名学生。雷尼·维拉哈迪库苏玛(Reini Wirahadikusumah)教授,博士,是万隆理工学院的第一位女校长。2019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第359位。

加札马达大学

位于日惹市,加札马达大学是印度尼西亚最领先的大学之一。该校有270多个学习项目和23个研究中心,与国家和全球教育机构、研究机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工业界建立了合作网络,在教育、知识交流、技术转让等方面密切合作,具有有120多个双学士项目。2019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第391位。

华文教育

在新秩序时期,华文教育被禁止,印度尼西亚实行民主改革后,华文又被允许教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普通话成为世界上一种流行的重要语言。为了让华裔儿童接受正规和持续的中文教育,华人社区普遍认为有必要建立正规、系统、程序化的学校,包括印尼语、英语和普通话。三语学校是当代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转型的典范,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面向全民开放。三语学校的出现,说明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于华人来说,传承祖先语言文化的教育又称汉语教育,对于非华裔学生来说,则是第二语言教育或外语教育。三语学校已成为当今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主流和主要模式。目前,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育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开设汉语课程的孔子学院和中小学数量不断增加,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稳步上升。印度尼西亚八华学校较为著名的华文学校之一。是一所以华语为主的国民三语学校,包括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以及高中教育。学校位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近郊的丹格朗SERPONG地区。从1901年到2021年八华学校已有120年的历史。

科技

印度尼西亚科学院分为五个学部:医学、社会学、工程学、基础科学和文化。印度尼西亚科技发展较快,已能够研制和发射导弹。卫星通信系统覆盖了印度尼西亚全境。1984年成立的国家研究、科学及技术中心(PUSPITEK)是印度尼西亚的主要研究机构,成员均来自学术界、研发机构和工业界等行业,担任政府科技顾问。 PELITA I(1969-1974),PELITA II(1974 - 1979年),PELITA III(1979 - 1984年)和 PELITA V(1984 - 1989年)启动了五年的科技发展计划。2002年制定了国家科技研究与发展体系,技术转让机制和计划,IMRT的 2001至2005年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政策。目前,印度尼西亚还与美援署合作,支持科学和技术开发与创新,其中包括向印度尼西亚引进科学技术,推动自1945年独立以来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进程。美援署协助印度尼西亚通过引入结核病从几周降至数小时的诊断技术,协助印度尼西亚科学院和知识部门建立印度尼西亚科学基金以进行世界级研究,确保印度尼西亚在科技方面的竞争力。美国国际开发署还创建了移动和网络技术,减少延误并挽救医疗危机中的生命。美援署还与印度尼西亚政府合作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循证决策和创新办法以实现印度尼西亚发展目标。参与应对全球挑战,特别是在卫生部门、海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方面。

自2018年以来,印度尼西亚政府增加了研发拨款。2018年至2020年,政府科研项目拨款分别为33万亿、35万亿、36万亿印尼盾。据2020年科研投资数据显示,83.88%的研究资金依赖政府,其次是大学(2.65%)、商业公司(9.15%)和非营利私人团体(4.33%)

文化事业

在印度尼西亚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在爪哇、苏门答腊岛巴厘岛,深受印度教-佛教帝国的影响。从公元8世纪到10世纪的大量的寺庙群(candi)大部分被埋葬或成为废墟,但政府积极地参与了它们的修复工作。婆罗浮屠于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最好的佛教古迹之一。

位于雅加达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不仅收藏了印度尼西亚的史前和当代艺术和文物,包括纺织品、邮票、雕塑、青铜器和地图,而且还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古代陶瓷,以及哇扬博物馆(Wayang Museum),记录了印度尼西亚木偶戏传统的历史和发展。在全国各大城市(通常是省会城市)还建立了其他记录地区文化的博物馆。

印度尼西亚迷你公园(Taman Mini Indonesia Indah;“Taman Mini”)是一个“活的博物馆”,突出了当前印度尼西亚人民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该公园于1975年完工,是该地区首批此类机构之一。雅加达一个重要的艺术场所是伊斯梅尔·马祖基公园(Taman Ismail Marzuki;TIM),以一位雅加达出生的著名作曲家的名字命名。该中心产生了传统和现代主义的新方法。除了定期提供本地和地区艺术表演外,TIM还制作了融合印度尼西亚和国际习语的现代主义戏剧作品。1987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完成了对殖民时期的Schouwburg Weltevreden剧院(1821年)的改造,成为雅加达艺术大楼(Gedung Kesenian Jakarta),该机构还举办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主要音乐和戏剧作品。这两个机构都赞助了一系列以音乐、舞蹈、电影、口语和其他艺术为特色的国际节日。

卫生健康

印度尼西亚最常见的疾病便是腹泻、胃肠道疾病、伤寒登革热等热带疾病。2021年印度尼西亚人口死亡率为10‰,其中五岁儿童死亡率为22.2‰,新生儿死亡率为11‰。2021年印度尼西亚的医院数量为2522家。这表明,每10万居民只有一家医院。医院床位的数量也与人口数量不成比例,仅有约37.1万张。2021年,印度尼西亚录得接近14.2万名全科医生。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医务和辅助医务人员短缺,主要是护士和助产士。尽管政府医学院的所有应届毕业生都必须在农村地区工作一年,但很少有医生在履行服务义务后选择留在这些地区。印度尼西亚的医疗保健目前主要基于所谓的公共医疗保健中心(Pusat kesehatan masyarakat)。2019年,全国大约有一万个正在运作的社区卫生中心,他们主要设置在在较贫困和偏远地区或没有医院的省份。

体育

1963年2月14日,印度尼西亚宣布退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同年11月10至22日,在雅加达举行了由48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1965年由于印度尼西亚发生“九三零”事件,第二届新兴力量运动会被迫取消。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印度尼西亚赢得了射箭的银牌,也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一枚奖牌。印度尼西亚体育代表团经常参加国际性体育比赛,在近几年东南亚运动会上均取得好成绩。为鼓励运动员创造出好成绩,1989年有关部门向在苏迪曼杯比赛中获得金牌的9名运动员分别颁发了500美元的奖金,1990年,印度尼西亚派出200余人的体育代表团参加了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有关部门对获奖运动员给予物质奖励:每块金牌获得者可获得7500美元奖金,银牌5000美元,铜牌2000~3000美元。2018年,雅加达举办亚洲运动会,共包含体操、游泳、田径等59个项目。2021年,印度尼西亚健身房、健康和健身俱乐部市场预计将产生3亿美元的总收入,2017年至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8%。

在各项运动中,羽毛球是印度尼西亚的国粹,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奥运项目,印度尼西亚在这些项目中占主导地位,获得了五枚奖牌,包括两枚金牌。金牌由阿兰·布迪·库苏马和苏西·苏桑蒂获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印度尼西亚选手一共获得5枚奖牌,其中有1枚金牌。足球是印度尼西亚最受欢迎的团队运动之一。有两个球门的空地是全国各地常见的景象,即使在大城市,儿童和其他足球爱好者也能找到场地进行比赛。印度尼西亚曾在几届东南亚运动会上赢得奖牌。同时,印度尼西亚许多传统运动都是武术的形式。在爪哇岛和西苏门答腊岛特别流行的班卡苏拉(Pencak silat,也称印度尼西亚拳、马来拳)以武器为特色。在南苏拉威西岛的塔纳·托拉贾(Tana Toraja)地区,西森巴(sisemba)是一种不用手的战斗形式,战斗者试图将他们的对手踢倒。大多数观赏性运动都以赌博为中心,而斗鸡在巴厘岛加里曼丹岛很常见。马都拉(Madura)以其斗牛比赛而闻名。

环保

印度尼西亚政府通过环境国务部负责环境保护。它的主要职责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履行政府的环境保护义务,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处罚环境保护违法行为。印度尼西亚的基本环境法是1997年的《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主要规定了环境保护目标、公民权利和义务、环境保护机构等。

2022年印度尼西亚的环境绩效指数(EPI)为28.20,全球排名164位。印度尼西亚庞大且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快速的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问题包括泥炭地的破坏,大规模的非法砍伐森林(在东南亚部分地区造成广泛的雾霾),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空气污染、垃圾管理以及不可靠的水和废水服务等,这些问题导致印度尼西亚在22年环境绩效指数中的排名较低。报告还指出,印度尼西亚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表现普遍低于平均水平。

治安

上个世纪,印度尼西亚出现过几次社会动荡事件,其中最严重的是1998年的攻击华人事件,给当地华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秩序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经历过本世纪初的政治改革后,印度尼西亚保持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地区分裂情绪有所缓和,民族和宗教冲突逐步减少。自2005年以来,印度尼西亚警察和安全部队已经摧毁了一些恐怖组织,包括美国政府指定的恐怖组织伊斯兰祈祷团 (Jemaah Islamiyah),该组织在2000年至2012年的不同时间进行了几次爆炸事件。

印度尼西亚的总体安全形势相对较好,2004年印度尼西亚的政治权力得以顺利过渡。苏西洛·尤多约诺总统领导的团结内阁于2004年10月上任。2009年7月,苏西洛总统成功竞选连任,并组建了第二个团结内阁,于10月22日上任,此后一直稳固执政。苏西洛奉行积极而独立的外交政策,实施改革,恢复经济,惩治腐败,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宗教和文化多元化,并大大改善了政治和安全局势。然而,在一些地区,如亚齐、巴布亚、马鲁古、南苏拉威西、中苏拉威西省和其他偏僻地区,分离主义、极端主义势力、民族和宗教冲突的危险依然存在。近年来,印度尼西亚经历了一些恐怖袭击。自2002年以来,巴厘岛、雅加达万豪酒店、澳大利亚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和第二个巴厘岛都发生了爆炸事件,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2009年7月17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丽思卡尔顿酒店和万豪酒店几乎同时发生爆炸,至少有9人死亡,50人受伤。首都雅加达的安全形势良好,但由于贫困和失业,一些老旧小区仍存在较大的社会问题,社会上陌生人聚集,盗窃和抢劫事件频发。

交通

概述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群岛国家,与邻国几乎没有直接边界。对外互联互通主要是通过海上和航空。印度尼西亚的交通系统受到群岛经济资源基础的影响,其大部分人口的分布高度集中在爪哇岛。所有运输方式在印度尼西亚的运输系统中都发挥着作用,并且通常是互补的,而不是竞争性的。

公路

印度尼西亚公路总长约49.6万公里,其中未铺砌的路段占43%。2020年,印度尼西亚城市道路总长约为44.27万公里,而印度尼西亚道路图中提到的所有省道总长约为5.48万公里。根据道路类型,城市道路占印度尼西亚道路网总分布的近81%。国道和高速公路对印度尼西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承载着40%的交通量。爪哇、苏门答腊岛岛、苏拉威西岛和巴厘岛是陆地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满足了大多数地区的交通需求。公路运输是印度尼西亚岛屿的主要交通方式,尤其是爪哇岛、巴厘岛和马都拉岛等较小的岛屿。截至2020年底,印度尼西亚已建成高速公路2346公里(约占高速公路总里程的0.7%)。印度尼西亚政府计划到2024年将高速公路总长扩大到4761公里。印度尼西亚有25条国道(目前仅在爪哇)。高速公路通行采用收费制度,其中最昂贵的是连接雅加达和万隆的拉朗(Cipularang)收费公路。亚洲公路2号线(简称:AH2)公路是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公路之一。另一个是苏门答腊的尼亚洲公路25号线(又名"'苏门答腊连贯公路"',简称:AH25)。AH2是亚洲公路网系统中一条贯通全洲的公路,全长13,177公里,横跨苏门答腊公路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一条主要南北走向的公路,全长2508.5公里,连接班达亚齐岛北部和南部的班达尔楠榜,沿途经过棉兰和巴东等多个主要城市。这条路是一条大动脉,承载着从爪哇到人口不太稠密的苏门答腊的移民,以及前往雅加达和爪哇的苏门答腊游客。AH25由四部分组成,即Jalan Raya-Lintas-Barat(Jalinbar)、Jalan Raya Lintas-Tengah(Jalinteng)、Jaland Raya-Lintas Timur(Jalintim)和Jalan Raya-Lintas-Pantai Timur。公路连接的主要城市:贾林巴尔(西部):巴东潘让、巴东、潘南、明古鲁和楠榜省部分地区。Jalinteng(中部):棉兰、武吉丁吉、佩玛当西安塔尔(Pematang Siantar)、帕拉帕(Parapat)、打鹿洞(Tarutung)等地Jalintim(东部):班达亚齐特别行政区(Banda Aceh)、洛司马威(Lhoksemawe)、棉兰等地。据2002年数据显示,印度尼西亚有约213,649公里的铺面公路和约154,711公里的未铺面公路。

铁路

印度尼西亚主要铁路由印度尼西亚国家铁路部门(Kereta Api Indonesia)及其子公司运营。印度尼西亚铁路总长为6458公里(目前没有高速铁路在运营)。大部分铁路位于爪哇岛,铁路全长4684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长度的73.6%。苏门答腊岛上有四个独立的铁路网,分别在亚齐、北苏门答腊、西苏门答腊、南苏门答腊和楠榜。由于跨苏拉威西铁路建设的影响,南苏拉威西在巴鲁县拥有铁路网,第一阶段包括从望加锡到帕雷帕雷的146公里路线,该路线于2022年11月完工,并一直运营至今。根据规划,印度尼西亚政府将建设3258公里的新铁路网,其中南部铁路和贯穿南北的铁路线将在爪哇开发,并将逐步建设双向铁路。在西加里曼丹和苏拉威西进行铁路运输的研究和准备,在雅加达泗水、西江和马尼亚罗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在雅加达,印度尼西亚通勤铁路线(Kereta Commuter Indonesia,简称KCI)路每天运送超过100万名乘客。巨港轻轨铁路于2018年开始运营。雅加达地铁和雅加达轻轨于2019年开始运营。大雅加达轻轨系统正在建设中,计划于2023年7月开始运营。2014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在雅加达开启雅万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在2023年5月22日开始联调联试,标志着雅万高铁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全线开通运营奠定基础。

航空

印度尼西亚所有省、市和偏远地区都对空中交通开放。全国现有机场179个,其中符合国际标准的机场23个,已开通国际航班、国内航班、朝圣航班和先锋航班。政府的航空运输发展方案包括维修、改善和扩大现有的主要机场,以及建造新机场和更换旧机场。印度尼西亚交通部计划在6个地点建设15个新机场和物流运输机场。印度尼西亚被广泛认为是该地区航空旅行的新兴市场。2009至2018年印度尼西亚航空乘客数量从27,421,235人增长115,104,151人,2021年受疫情影响,旅客人数减少到33,549,828人。然而,安全问题仍然是印度尼西亚航空业的一个长期有待解决的问题。印度尼西亚每3万次航班就有77次航班失事,如2007年3月在印度尼西亚日惹机场发生坠机事故,造成21人死亡起事故。印度尼西亚航空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维护不善、过时且经常不堪重负的基础设施、人为失误因素、恶劣天气、种植园火灾造成的雾霾问题,以及众多火山喷出的火山灰扰乱了航空运输的正常运行。雅加达苏加诺-哈塔国际机场(Soekarno-Hatta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印度尼西亚主要的航空运输枢纽,也是印度尼西亚最繁忙的机场。自2010年以来,它已超过素万那普和新加坡樟宜机场,成为东南亚最繁忙的机场。2017年,它成为世界上第17繁忙的机场,有6210万乘客。同时还有一些著名的印度尼西亚航空公司,包括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鹰航空公司(Garuda Indonesia)、目前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私营低成本航空公司狮航(Lion Air)、目前印度尼西亚最大的中型服务区域航空公司斯里维贾亚航空(Sriwijaya Air)。

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位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以西20公里,于1985年4月开始营运,名字来源于印度尼西亚开国总统苏卡诺和副总统穆罕默德·哈达。机场建筑以印度尼西亚王宫为范本。印度尼西亚航空公司以该机场作为营运枢纽,该机场有许多国际航空在此设站,也成为亚洲转运中心之一。2008年被列为全世界第8个最有特色的机场,2013年被列为全世界第10个繁忙机场。

印度尼西亚鹰航成立于1949年12月21日,印度尼西亚政府和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进行圆桌会议结,讨论决定成立“印度尼西亚加鲁达航空公司”(即鹰航,简称:GIA)1965年,通往阿姆斯特丹航班成为了该航空公司首架通往欧洲国家的航班。然后在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尼西亚鹰航制定了一项长期增长战略,持续扩大其机队,其体量成为世界第30位最大的航空公。2010年,该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6,335,738,000股后正式成为上市公司。该公司的股票于2011年2月11日在印度尼西亚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为GIAA。是该公司完成业务转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17年,该公司实现了全球83个目的地的无缝连接拥有196架飞机,平均每天接待600多次航班。

印度尼西亚狮航是PT. Langit Esa Oktagon(PT. LEO集团)旗下的子公司。成立于1999年,自2000年首航以来,狮航迅速发展成为印度尼西亚首选的国内航空公司。2018 年,狮航向岛屿、城市等地区运送了 36 万名乘客(占印度尼西亚所有航空旅客的近 8%) 。2018年狮航将客运服务扩展到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和中国在内的国际市场。

航运

印度尼西亚拥有约1241个各类港口,其中33个是主要港口。雅加达的丹绒不碌港是印度尼西亚的最大的国际港口,年吞吐量约为420万标准箱,而泗水的丹戎佩拉港(简称:PTP)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港口,年吞吐量为140万标准箱。为了解决港口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在逐步放松对港口的管制,并计划通过BOT和其他方式允许私营部门建设和管理港口。

文化

综述

印度尼西亚的文化习俗和产品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苏门答腊岛岛、加里曼丹岛和新几内亚西部的偏远内陆地区具有仪式化的语言和当地的史诗叙事传统,而在爪哇和巴厘岛,视觉和表演艺术受到印度教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严重影响。在城市里,清真寺显示出明显的穆斯林建筑风格。

在印度尼西亚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在爪哇、苏门答腊和巴厘岛,深受印度教-佛教帝国的影响。从公元8世纪到10世纪,在爪哇中部建造了大量的寺庙群(candi)。其中大部分被埋葬或成为废墟,但政府积极地参与了它们的修复工作。爪哇中部第一座伟大的古迹--迪英(Dieng)高原的沙瓦派寺庙,其遗迹可以追溯到8世纪初。统治爪哇和苏门答腊的沙伊伦德拉王朝(8-9世纪)建造了伟大的大乘佛教纪念碑,包括婆罗浮屠。9世纪末,马塔兰的国王在普兰巴南周围建造了印度教纪念碑。婆罗浮屠于1991年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最好的佛教纪念物之一。

在10世纪和16世纪之间,该群岛的权力中心转移到爪哇东部,佛教与印度教合并,后来印度教又让位于伊斯兰教。在这一时期,旧爪哇语(kawi)文学非常繁荣,并建造了一些大型的寺庙群,然而,没有一个寺庙能达到婆罗浮屠或普兰巴南的宏伟程度。最宏伟的建筑群是布利塔附近的帕纳塔兰寺,它建于14世纪马家帕希特帝国的巅峰时期。随着伊斯兰教在15和16世纪的崛起,这些寺庙变成了废墟,印度教文化转移到了巴厘岛,至今仍在那里。

饮食

印度尼西亚有许多地方菜系存在,通常基于本土文化和外来影响,如中国、欧洲中东和印度的先例。米饭是主要的主食,并与肉和蔬菜配菜一起食用。香料(尤其是辣椒)、椰奶、鱼和鸡肉是基本配料。一些受欢迎的菜肴,如炒饭加多加多沙司和索托,被认为是国菜。然而,旅游部在2014年选择黄姜饭作为官方国菜,称其结合了各种烹传统的多样性。其他受欢迎的菜肴包括人当,这是巴东众多菜肴中的一种,还有登灯和古莱。另一种发酵食品是oncom,在某些方面与豆豉相似,但使用各种基料(不仅仅是大豆),由不同的真菌创造,在西爪哇省很流行。

炒饭(Nasi Goreng)

印度尼西亚炒饭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通用食谱,从简陋的街头小吃车到高档餐厅,你都能在任何地方遇到这种炒饭。咸味、甜味、辣味和开胃的油腻感的奇特组合,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膳食,但制作起来却出奇地简单。Nasi goreng使用印度尼西亚的棕榈甜豆、白米,以及他们能想到的或方便获得的任何材料--蔬菜、鸡蛋、鸡肉、腊肠、羊肉、美丽球花豆,等等。

拉翁(Rawon)

这道厚重的炖牛肉起源于东爪哇省,特别是泗水。拉翁的强烈味道来自于被称为Kluwak的黑色坚果,与姜黄、各种草药和香料混合在一起,使炖肉看起来又黑又浓,恰好代表了它强烈而鲜美的味道。炖品里面有牛肉、小豆芽、可选择的青柠咸鸭蛋和调味品,与一盘米饭一起吃。

Gado-gado

有些人称gado-gado为印度尼西亚的蔬菜沙拉,其中包括豆芽、长豆、菠菜、阳芋,以及豆腐和豆豉。蔬菜被煮熟或蒸熟,涂上多汁的、有时是辛辣的花生酱。Gado-gado通常与压缩年糕一起食用,可以是相当充实的素食餐,具有丰富的营养。

习俗

特色节庆

印度尼西亚重要的纪念节日有:国庆日(8月17日)、建军节(10月5日)、青年誓言节(10月28日)、英雄节(11月10日)等;重要的宗教节日有:登霄节(Isra Mikraj)、开斋节(Idul Fitri)、古尔邦节(Idul Adha)、静居日(Hari Nyepi)等。

开斋节,也叫肉孜节,是全球伊斯兰教徒庆祝斋月结束的节日,也是印度尼西亚最重要的节日。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全国伊斯兰教教徒把斋,斋月后第一天便是开斋节。该节日法定只放假1天,但实际上一般都要3天以上,有的甚至1周以上。印度尼西亚开斋节的前一天晚上也是个不眠之夜。上至总统下至普通百姓都要到清真寺通宵举行会礼,赞颂真主的仁慈,祈求真主的宽恕,动情处往往哽咽难语甚至泪流满面。开斋节当天,教徒们一般很早起床,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前挂着用嫩椰叶制作的装饰物。人们早礼拜后便可以吃东西,象征斋月结束。然后出去团拜,互相拥抱问候,除了相互祝贺开斋节外,人们还不忘向对方道歉,希望对方原谅自己过去一年来的过失。一些政府高官则在家中接受亲朋好友和普通百姓的祝贺,并准备丰盛的食物招待来客。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徒要去扫墓,祭奠圣人及祖先亡灵。

古尔邦节,又称古尔邦节,在伊斯兰教历每年的12月10日,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之一,在麦加朝圣过后进行庆祝。该节日是为了纪念先知易卜拉欣忠实执行真主命令,向安拉献祭自己的儿子伊希梅尔的事迹。据《古兰经》记载,真主为了考验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祖先易卜拉欣,命令他把儿子杀死献祭,他把儿子带到耶路撒冷现在岩石清真寺内的一块石头上,准备将儿子杀死并焚烧,用以献祭。真主达到考验他的目的,便命令天使及时地送来一只黑羊代替。教徒们根据这一传说,每年的这一天便宰杀牛羊向真主献祭。在印度尼西亚,宰牲节是除开斋节之外的伊斯兰教第二大节日。节前,各地各级政府大力组织安排调运牛羊,以保证节日期间有充足的牛羊可供宰杀以便敬献真主。节日当天,伊斯兰教教徒们要沐浴盛装,参加会礼,颂赞真主并相互拜贺。富裕家庭要屠宰牛羊,将部分鲜肉分送给穷人,清真寺也分发牛肉,确保教徒们节日有肉吃,届时现场混乱,出现拥挤不堪的场面。有的地方也将生鱼作为祭品和赠物。

静居日,又称安宁日,为巴厘省印度教元旦,时间在巴厘历十月初一,是巴厘印度教徒的新年。自1983年起,这一天被政府定为全国公众假日。节日前几天,全巴厘要进行三净:一是将宗教用器清洗干净;二是将庭院、街道和所有村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三是把将要宰杀作为牺牲的猪、鸡等牲畜洗刷干净,举行宰牲仪式。政府部门对此十分重视,各级行政长官也常亲临现场观看和指导。按照传统习惯,不同级别的行政区所杀牲畜的品种和数量也不同,如省里要杀一头牛(在巴厘不能随便宰牛),县府要在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宰杀5种不同的牲畜。与此同时,男人打扫庭院,制作木偶,常见的有恶魔、巨龙、雄狮、飞鸟、蝎子等传统型木偶。女人则赶做新衣及节日祭祀用的糕点和菜肴。节日前一天,人们要举行祭祀活动,并上街游行和狂欢,称作欢庆日。下午,男人们敲锣打鼓,抬着3—4米高的大型木偶绕村、绕家游行。女人们头顶祭品走在游行队伍里,场面热烈。傍晚时便举行“驱鬼”仪式,男人们敲锣打鼓,演奏佳美兰等乐器,肩抬各种木偶,手举火把,绕村游行。

传统礼仪

印度尼西亚是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谢谢”“对不起”“你好”等敬语。印度尼西亚人友善,易接近。他们在社交场合与人见面时,一般以握手为礼,与熟人或朋友相遇,传统礼节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问好。正式介绍时,注重称谓和职务。印度尼西亚人不讲别人的坏话,也不喜欢那些讲别人坏话的人。印度尼西亚人喜欢客人到其家中做客,他们对来访的客人并不一定要求非送礼不可。但出于礼节,可以送给主人一束鲜花,或说上几句感谢的话等。主人对客人送的礼物会欣然接受,但不当面打开包装。印度尼西亚人注重交换名片,初次相识,客人应把自己的名片先行送给主人,否则将会受到主人长时间的冷遇。印度尼西亚的伊斯兰教徒注重见面礼节,除互致问候外,还念诵祝辞“愿真主保佑你”。

在家族里,印度尼西亚人严格遵循长幼尊卑之序。儿女在结婚或父母庆生时要向父母跪拜行礼,晚辈遇到长辈要停下脚步问候,表示敬意。从长辈、上司和平辈面前经过时,则会放慢脚步,弯腰侧身以示敬意。在公共场合,印度尼西亚人一贯衣着得体,举止谈吐斯文,绝不会大声喧哗或喜怒形于色。印度尼西亚人习惯以右方为上,左方为下。印度尼西亚人鞠躬时,立正,双目视受礼者,上身不可过于前倾,以30度为宜。介绍男子与女子时,女子应先作鞠躬状表示礼貌。青年女子相遇时,应同时鞠躬。青年男子见面,应待年龄稍长者有鞠躬表示时,幼者才行鞠躬礼。男子与熟悉的女子相遇,则应候女方有鞠躬表示时,男方才向女方鞠躬。印度尼西亚人行坐次序应视地位高低、年纪、性别而定。与女士同行进门时,男士上前一步,为女士开房门。下车或走暗路时,男士先行。进娱乐场所时,男士也要先行,以便验票和寻找座位。

马来族待客,如客人谦和,会被视作上宾加以款待;如客人傲慢、不尊重主人或言行有失检点,会被慢待,甚至被逐出门。爪哇猿人待客,客人入门后,按主人相让的地方坐下,在主人让座前不能先自行坐下。主人一般用咖啡和糕点待客,如用茶水待客,只倒一杯,客人喝光后不再续茶。爪哇人还喜欢留客人在家过夜。亚齐人待客,来访者要在台阶下用伊斯兰教用语问候,待主人回答后方可入屋,进屋前要洗脚。主人面对门而坐,客人则背朝门坐,一般是盘腿席地而坐。赶上吃饭时,如主人发出邀请,客人不能回绝,否则主人会猜疑客人担心饭里有毒而产生误解。尼亚斯人待客很奇特,在欢迎贵客时,把一头肥猪绑在两根木杠上,由4个小伙子用肩抬着从客人面前经过。后面紧跟着身穿部族服装的队列,然后把猪放到“迎客台”上,猪越肥表示对贵客越尊敬。

禁忌

印度尼西亚社会中存在着各种禁忌,这与万物有灵论的信仰有关。在老虎出没的苏门答腊岛和爪哇等地,人们不敢直呼“老虎”,而称其为“祖先”或“祖宗”,这样称呼旨在表明自己是老虎的后代或亲属,打猎时与老虎相遇,不致遭虎伤害。马鲁古省地区禁止贩卖母牛,否则被罚款或判刑。对有生殖能力的母牛更是倍加爱护,不得宰杀。西爪哇省万丹南部山区的巴度伊人信奉印度教,一般每幢房屋住两户人家,来人未经屋主许可,不准进入屋院。他们忌讳吸丁香烟,吃饭用蕉叶而忌讳用盘碟,喝水用椰壳而忌讳用玻璃杯,还忌讳种水田、养羊和养鱼,而只许养鸡和养狗。苏门答腊巴达克族新婚夫妇在婚后4天或7天内关在屋内,不得见宾客;女婿不能靠近岳母坐。北苏门答腊地区,当客人见到主人的新生婴儿胖乎乎的十分可爱,便夸上几句。但他不说“这孩子真胖”,而说“这孩子身体真糟”,因为直说孩子胖,会引起鬼怪的嫉妒,他们会使用魔力让孩子变瘦或遭难。明达诺的孕妇,不能戴项链,以免腹中的胎儿被脐带绕脖而窒息。另外,有些地区的孕妇不能打绳结,见到绳结要解开,这样才不会难产。印度尼西亚人把头视作神圣不可侵犯的部位,除长辈外,别人不得触摸,否则被视为挑衅或污辱。但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的妇女则把头作为运输工具,巴厘省、爪哇、龙目等地的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多用头顶着。印度尼西亚人递东西习惯用右手,而不单独用左手,否则被认为不礼貌或者是有意侮辱对方。

印度尼西亚还有一些禁忌,与原始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例如,在某些地区的习俗中,严禁把熟睡者突然叫醒,因为当人熟睡时,“灵魂离开躯体出外漫游”,人猛然惊醒,会使灵魂来不及返回躯体,导致人患病甚至死亡。同样,不能在熟睡者脸上乱涂,搞恶作剧。否则,会使外出漫游的灵魂返回时认不出原来的躯体,熟睡者有可能失去灵魂而死去。印度尼西亚人还认为灵魂是藏在人的头颅中的。正因为这个缘故,不让别人模小孩的头,以免灵魂被摸走。

民族服饰

印度尼西亚人日常服装简朴轻便,服装布料多为蜡染布,其花纹图案争芳斗艳。其主要有方格、线条等几何图案,还有花、鸟、鱼、虫等动植物图案,宗教人物、山川、湖泊、世界名胜古迹、各国书法等图案也被用来美化蜡染服饰,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影响。其基本色调为棕、蓝、黑、红、白、灰、金色。传统服饰有巴迪克(Batik)、克巴亚(Kebaya),此外印度尼西亚人普遍穿纱笼

巴迪克(Batik)

巴迪克由传统的蜡染布制成,被称为“国服”,具有轻薄透气的特点。爪哇地区蜡染布色彩鲜艳,巴厘地区蜡染布以金黄色为主,中爪哇地区的蜡染布的传统颜色是靛青和浅蓝色,具有某些特殊图案或特殊主题的蜡染布衣服只能由王室和贵族穿用。早在4—5世纪达鲁玛王国就开始使用染料制作服饰。16世纪,蜡染布在中爪哇地区的王室和贵族中流行。印度尼西亚人通常以棉布或丝布来制作蜡染布,染料基本上是用本土植物的叶子、木材、树皮和香料来制作的,也会用动物脂肪,甚至泥土来绘制图案,后来蜡染技术通常使用合成蜡。19世纪开始采用铜模,铜模上面刻有图案。染布时先将模蘸进蜡溶液,拿出后印在白布上,然后将布放入染缸,其他工序与手工绘染相同。20世纪开始采用机器印染,图案不如手工制作细致多样,但沿用蜡染布的图案,习惯上通称为蜡染布。其产量远高于手工蜡染布和铜模蜡染布。男子在正式场合可以穿长袖巴迪衫和深色长裤,女性通常穿巴迪或其他布质套装。

克巴亚(Kebaya)

克巴亚是印度尼西亚妇女传统的上衣,为长袖、无领、无纽扣,穿时用别针将左右两片襟边别住。两襟相对,襟角略长。其分长式、短式和便服、礼服。长式齐膝,镶金边,常用作新娘的新婚礼服;短的则只到臀部;日常便服以单色式为主,不加绣饰。材质通常为纱、绸式浮花锦缎。前襟两边及袖口有用艳丽彩线绣的各式漂亮图案,别针为铁或金质。下身一般是色彩艳丽的纱笼。一般还需要佩戴披肩。披肩形状、大小各异,但以长方形、三角形、四方形为多。不同部族和地区的披肩有不同的披法:爪哇人一般搭在右肩上,下摆自然垂落;巴厘人和松巴人将披巾置于右肩,两头置于胸前,缠在纱笼或缠胸布里面;亚齐人和松巴人将披巾两头置于胸前左右,然后用腰带系紧;托拉查人将披巾两头交叉在胸前,背后呈三角形;居住在苏门答腊岛岛的卡罗人,左右肩各戴一披肩,在胸前交叉,披肩两头在腰部左右连接;米南加保人将披肩斜披在右肩,两端在背后相接;苏门答腊占碑地区,披肩置于右肩,两头在胸前左侧对折,用腰带固定;努沙登加拉地区男士搭在左肩上,女士搭在右肩上,用腰带固定;西巴布亚省部分地区,男士搭在左肩上,女士搭在右肩上,披肩下摆自然下垂。按习俗和审美情趣,上衣、纱笼、腰带和披肩的色调要相互搭配。披肩可以用作抱婴背带、购物袋等,天凉时还可用来包头。印度尼西亚人用的腰带做工精细,常以蜡染布、丝绸为材料,图案完整,长5—10米,宽10—12厘米不等。爪哇人喜欢用长布,苏门答腊人多用纱笼布,而松巴人则用红、黄、绿色布或银色布。

纱笼

印度尼西亚人普遍穿纱笼,纱笼一般长约2米、宽约1米。各地区的纱笼穿法亦有区别。亚齐地区妇女的纱笼套在黑绸长裤外,纱笼从腰部到膝盖的长度约等于全纱笼的三分之二,另三分之一往里折,然后用左手将纱笼往前拉,使后面和右边部分紧贴身子,再把左边的纱笼往右折,系上腰带。裤脚饰以金线,脚腕戴上有小铃的金镯。爪哇妇女的穿法较复杂,先将纱笼折叠成从胸部到脚腕的宽度,自左向右围一圈半,在右腰处用别针别住,再用带子系腰,然后将剩余的部分每10厘米折一个褶,把折好的部分拉至身前,使下垂至脚腕的部分与已围好的纱笼底边相齐,再把纱笼自左向右围,使有褶部分呈扇形,系上腰带,并使裙角露出下垂,然后用别针固定。苏门答腊等地的纱笼与爪哇的近似,整条纱笼分两部分,前面部分称裙首,其余部分称裙身。裙首部分的图案为尖齿形,从上往下排列。裙身部分的图案是几何形或花鸟等。从腰到脚处自左往右缠3层,围在里面的一端要拉紧,底层的边不露在外边,以不露脚腕为宜。按习俗,已婚妇女在右侧对折,未婚妇女在左侧对折。布吉斯人的纱笼以花格图案居多,上部分的图案往往用金线绣成。松巴人的纱笼印有小格,格里有用银线钩织的花卉图案。为防止纱笼脱落,用腰带系紧。苏拉威西中部、西加里曼丹和巴布亚地区,人们喜欢穿一种用树皮加工制作的纱笼。这种树皮纱笼做工复杂,通过剥取树皮外层,反复敲打,水煮之后清理掉水分再锤打,直到打成圆筒纱笼形状,最后染色绘制图案,还可刺绣、粘接羽毛。

艺术

文学

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语言艺术。这些材料中的大部分,如亚齐的螮蝀(didong)诗歌或加里曼丹的《泰亚(tekena)史诗》故事,都是通过口头传统表演传播的,而不是印刷文本。在整个群岛的大多数马来地区,背诵富有四行诗(称为pantun)的非书面传统很常见。在爪哇中部,macapat是一种韵律和旋律形式,用于呈现古代印度-爪哇文学中的故事以及当地来源的故事,图像和想法,这些歌曲可以独奏,也可以有乐器伴奏。事实上,印度尼西亚的许多传统文学构成了复杂的混合类型表演的基础,比如苏门答腊岛西部米南卡保人的randai,它在仪式中融合了乐器、舞蹈、戏剧和武术。

当代印度尼西亚文学是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由一小群年轻作家发起的,他们创办了《新作家》(Poedjangga Baroe)杂志。这份文学期刊以印尼语出版,而不是荷兰语,它致力于传播与殖民政府认可的写作类型背道而驰的新思想和表达方式。在诗人、小说家和哲学家达迪尔·阿里夏巴纳(Takdir Alisjahbana)的智力领导下,《新作家》的作者致力于民族主义事业——建立一个新的、现代的印度尼西亚,摆脱当地文化表达模式的限制。

尽管在历史上有过一些动荡的时刻,印度尼西亚文学仍然充满活力。大城市的文学团体经常出版当地的诗歌作品。雅加达出版了两本最负盛名的文学和思想期刊:1966年出版的《地平线》(Horison)和1994年出版的《世界》(Kalam)。

风物传说

风物传说是反映印度尼西亚文化与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多巴湖的传说》(Legenda Danau Toba)、《香水河》(Legenda Banyuwangi)、《覆舟山的故事》(Cerita Rakyat Gunung Tangkuban Perahu)和《南海娘娘》(Sang Ra.tu Laut Kidul)曾被学者并称为印度尼西亚著名的四大风物传说。这四则风物传说在印度尼西亚各个部族(Suku bangsa)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传说存在于各个民族的生活中,但是在不同地区有多种富有地方色彩的异文,而各地异文通常又与当地自然风物密切相连。这些风物传说反映了印度尼西亚人民笃信“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也反映了古代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婚姻状况与演变历史。

《多巴湖的传说》是一则讲述守信用的民间故事。多巴(Toba)是位渔夫,有天钓鱼时发现他捕到的鱼竟然会说话,那是一只被诅咒后变成鱼的公主,公主开口说:“不要吃我,我可以成为您的妻子来报答您,但是以后绝对不能提人鱼的事,否则会有灾难发生”。他们生下一个儿子叫沙摩西(Samosir),食量大,总是感到饥饿。 有一天,他又只留一点米饭给父亲。 Toba非常生气,脱口而出:“你就是一个鱼孩子! 妈是条鱼。” 结果,人鱼公主很难过的叫儿子上山。 不久,天空开始打雷下雨,河流被洪水淹没,多巴也被水淹死了。 随着时间,水坑更加宽阔,变成了多巴湖,沙摩西跑去的那座山,就成为现在沙摩西岛

《香水河》是一个关于总理西达帕克萨的故事。西达帕克萨是爪哇岛国曾有一位忠诚的首相,并有一位漂亮的妻子,但西达帕克萨的母亲不喜欢他的妻子。有一天,西达帕克萨的母亲请求国王把她的儿子送到一个遥远的地方。西达帕克萨离开几天后,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英俊的男婴。她为这个孩子感到非常自豪。有一天,西达帕克萨的母亲把孩子带走了,西达帕克萨的妻子由于找不到孩子,感到十分震惊,于是不吃不喝而生病了。两年后西达帕克萨回家了。他迫不及待地想见到他的妻子和孩子。他的母亲在门口看到了他。他对她说:“我的儿子,你的妻子是个邪恶的女人。她杀死了自己的孩子。他杀了你的儿子。他把子扔进河里了。”西达帕克萨听到后非常愤怒。他不相信妻子说的话。他非常生气,他要杀了他的妻子。不幸的是,他的妻子说:“我很伤心,你不相信我。你不必杀我。因为我很快就要死了。然后他跑到附近的一条河边。在河水把他带走之前,她说:“我亲爱的丈夫,如果这条河里散发出一股好闻的气味,那么我就无辜的。奇迹发生了。从河里散发出一股芬芳的气味。在河中央开出了两朵美丽的花。花有大有小。小花说:“爸爸,我是你的儿子。我的母亲是无辜的。是奶奶把我扔进河里的。西达帕克萨大声喊道。他后悔自己对妻子所做的一切。但为时已晚。他的妻子和孩子变成了两朵花。臭气熏天的河水变成了清澈芬芳的河水。在爪哇语中,它被称为banyuwangi。意思是河水香喷喷的。芬芳的河流周围的土地在被称为Banyuwangi,现在是东爪哇的一个城市。

《覆舟山故事》(Gunung Tangkuban Perahu)是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地区巽他民族(Sunda)的民间故事。讲的是万隆 (Bandung) 附近著名的覆舟山的来历,有时也按照故事主 人公桑古里昂 (Sang Kuriang) 的名字称作 《桑古里昂的故事》。故事讲述了儿子桑古里昂杀死了化身为狗的父亲,并意外地爱上母亲并向其求婚,但又最终失败。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狄 浦斯式的故事。《覆舟山故事》在印度尼西亚民间文学中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它既以民间风物传说的形式出现,又是当地部族关于地貌形成的起源神话,有时还是关于桑古里昂英雄业绩的民间故事,有时也以优美的马来民族的板顿诗(Pantun)形式成为当地人耳熟能详的民间歌谣。

戏剧

印度尼西亚的戏剧形式大多与当地文学传统(口头和书面)直接相关。著名的木偶剧--巽他人的木棒木偶剧(wayang golek)以及爪哇人和巴厘岛人的皮影木偶剧(wayang kulit),其剧目大多来自《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本土化版本。在木偶表演中,叙述者(dalang)也是木偶师和表演的主要艺术家。爪哇语和巽他语的表演通常持续一整夜,从晚上8点左右开始,到接近黎明时分结束。巴厘岛的表演通常比较短。

哇扬皮影(Wayang kulit)

印度尼西亚最具民族特色的哇扬皮影戏源于古爪哇人的祭祖活动,人们利用皮影戏塑造傀儡形象来表达他们对精灵的崇拜和信仰,后演变成娱乐性质的影戏。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成了印度尼西亚皮影戏的主要剧目内容,经改造后已爪哇化。著名剧目有《阿周那的婚姻》《婆罗多大战记》《德哇·鲁吉》等。后来爪哇的民族传奇班基故事和爪哇的历史演义也成为重要的题材来源。麻喏巴歇王国时期,皮影戏十分流行,它在爪哇和巴厘岛为人们喜闻乐见,家喻户晓。15世纪后其日臻完善而定型,在爪哇、巴厘一带流传至今。伊斯兰教传入后,在一些传统剧目中又注入伊斯兰教思想,皮影戏中所体现的神灵成为一神独尊下的多神信仰。印度尼西亚皮影多用水牛皮制成,制作时先把水牛皮在水里浸泡12小时,使其变软并呈半透明状,然后钉在一块木板上,用小刀裁出需要的形状。工匠借助锤子和刻刀在水牛皮上刻出各种花纹,然后上色,先在皮影上涂一层石灰,再根据人物需要染上相关的颜色。一般情况下,贵族是金色,正面人物是白色,而反面人物以红色居多。演出时,挂起一张约半人高的长方白幕布,幕后横放2或4根香蕉树干以插剪影,上挂一盏大灯作照影用。艺人坐于幕后,手操皮剪影,或道白或叙述或吟唱,同时用脚不断蹬动左右道具以配合剧情制造出各种声音效果,如前方放几块用绳子串起的铁板,艺人用右脚敲击,发出车辆和部队行走、打仗等音响。还用木棍打击木盒,模拟隆隆的响声。观众可坐于幕前或幕后观赏。

鲁德鹿克(Ludruk)

鲁德鹿克戏流行于民间,常见于东爪哇,由演员自编自演,道具单调,只需临时搭起的戏台、一张幕布、两盏汽灯,由佳美兰打击乐伴奏。该戏情节生动,语言幽默、诙谐,内容丰富,大都是反映现实社会状况的题材。表演者为男性,用地方语演出。在所有的哇扬戏中,除了描绘诸神之间的爱与恨、婚嫁、打斗、征服和主持正义外,也叙述一般平民的故事。

列农戏

列农戏流行于雅加达以及附近的茂物和文登一带。早期的列农戏团,常被请去参加堂会。演出前,演员唱传统的波斯歌,介绍该剧团并向堂会的主人表示感谢,接着由丑角介绍剧情。列农戏的演员分为男女两组,男组除男演员外还有一些乐器的演奏者,女组为弄庚,即舞娘。列农戏的音乐具有中国风格的旋律,乐曲中有深受中国影响的甘邦·格罗蒙。所用的乐器除木琴外,还有中国的胡琴和鼓等。列农戏中歌唱的成分较重,其形式以马来民歌板顿为主。该戏获雅加达式歌剧的美名,唱词和对话都用雅加达方言,剧情多为民间流传的英雄故事。观众多来自平民百姓。

克托伯拉

19世纪90年代,克托伯拉戏出现在中爪哇省的农村地区。20世纪20年代随着民族运动的兴起,这一地方剧种从梭罗迅速传至中爪哇各地。人物对话使用的是爪哇日常流行的平民语,道具简单,流动方便。因此,它深受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克托伯拉戏最初是以木杵和石臼等为乐器。1925—1927年,它以一种叫勒巴那的单面鼓、小提琴和佳美兰来配乐。1927年后,这种戏剧就以佳美兰为主要乐器了。克托伯拉戏题材十分广泛,既演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又演现代生活;既以爪哇为背景,又演外国剧。例如,将中国剧目《薛仁贵》印度尼西亚化,将薛仁贵改名为苏迪罗普罗诺。1991年9月,日惹市公演克托伯拉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梭罗的克托伯拉剧还演出过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初期的克托伯拉戏,以歌舞为主,后来才逐渐有戏剧内容。20世纪30年代起,中爪哇农村克托伯拉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不少剧目体现了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暴虐者的讽刺和揭露。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克托伯拉戏逐渐向话剧的形式发展,过去由男演员表演的女角色,逐渐由女演员来担任。在克托伯拉戏演出过程中,常穿插一些与剧情无直接关系的滑稽节目,插科打诨,使演出更加风趣、生动,不时引起阵阵笑声。

舞蹈

印度尼西亚的传统舞蹈有两类,一类是战士的舞蹈“巴利斯”。由于巴利斯在16世纪西爪哇省、即巽他的诗歌中曾提到过,因此这个舞蹈已有很长的历史。这种表现古代王国兵士的速度和力量的仪式舞蹈流传至今,舞蹈集中表现了兵士们为保家卫国而拿起武器奔赴战场的英勇形象。这种舞蹈也被称为男的舞蹈,在国立舞蹈学院,巴利斯是学校一年级男生的必修课。第二类是印度教舞系。东南亚印度教舞系主要是受印度舞的影响,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的信仰,舞者注重曲线美和手语的应用,与印度的吉祥物蛇相吻合。印度舞蹈讲究用夸张的面部表情和丰富的手部动作,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更多的是蕴涵着宗教含义。印度舞蹈的特点:华丽的服饰,丰富的肢体语言。印度尼西亚舞蹈还有许多不同的功能,从仪式到纯粹的娱乐。表演可以是微妙的和风格化的,如西里伯斯南部的帕卡雷纳(pakarena)舞和爪哇中部的塞林皮(srimpi)舞,又如亚齐的seudati和西加里曼丹东部Kenyah的kancet laki,或如巴厘岛的姜涅(jangger)舞。苏门答腊岛西部的米南加保人和爪哇岛西部的巽他人以充满活力的武术(silat)传统而闻名,这些传统也体现了舞蹈的元素,因为它们是在特定类型的音乐下进行的,并使用常规动作和编排。

帕卡雷纳舞起源于今天的爪哇地区的戈瓦苏丹国,据信源自“karena”一词,在当地语言中意为“玩耍”。这种舞蹈似乎已经在整个地区广泛传播,帕卡雷纳表达了望加锡族妇女的优雅,象征着她们对配偶的礼貌、忠诚、服从和尊重。舞蹈由 12 个部分组成,这些部分有自己独特的含义,尽管未经训练的眼睛很难区分它们,因为图案看起来很相似。开始和结束表演的坐姿以及顺时针运动都代表了人类生命的循环。而上升和下降的运动象征着生命的轮子;有时我们处于顶端,而在其他时候我们处于下降状态。在所有编舞中,舞者都拿着并演奏独特的传统扇子。舞蹈有一个独特的规则:舞者不能睁大眼睛,脚不能抬得太高,但在演员的数量没有明确的规定。舞蹈伴随着由根当打击乐、卡农-卡农、锣、坎清—坎清和裴佩合奏的充满活力的音乐演奏。在表演中,舞者穿着色彩缤纷的传统服装,包括:手工编织的Baju Pahang(丝绸纱笼的一种),精细编织的lipa'sabe'(丝绸纱笼的一种),并辅以南苏拉威西岛的精致黄金配饰。

塞林皮舞是起源于日惹皇宫的典型经典舞蹈。在12世纪首次演出。这种舞蹈是由苏拉卡塔哈丁鼠宫(Surakarta Hadiningrat Palace)的领导人巴库布沃诺四世(Pakubuwono IV)创作的。Serimpi 的名字起源于“Srimpi Sangopati”,意思是国王替代候选人。像任何其他爪哇舞蹈一样,塞林皮舞也由加麦兰音乐伴奏,这个舞蹈的持续时间为45~60分钟。从舞蹈的主题来看,塞林皮舞的每一步都有神秘的细微差别和轻柔的动作。这种经典舞蹈由四个女人表演,最多五个。这种阵型的目的是填补哲学背后的符号。“Srimpi”这个词还源于“Four”,基于爪哇人的信仰,它象征着世界上的四种元素,即火、风、水、土。因此,每个舞者都携带和表演每个元素。

音乐

在爪哇和巴厘岛木偶戏、舞蹈剧和一些非舞蹈的戏剧表演通常由加麦兰(gamelan)伴奏,加麦兰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主要由锣、金属琴、木琴和鼓组成。女歌手,在爪哇被称为pesinden,坐在音乐家中间,为故事的不同部分创造气氛。男歌手通常组成一个叫做gerong的合唱团。印度尼西亚许多成熟的音乐传统都融合了来自国际的器乐声乐元素。加美兰乐团伴奏的瓦扬库利特演奏可能会用号角来发出战斗场面的信号。苏门答腊岛北部的巴塔克人和马鲁古群岛的安博尼人都以精湛的声乐技巧而闻名,他们大部分的歌唱都是用吉他伴奏的。kronong音乐在殖民时期蓬勃发展,并在独立后保持其流行程度,是西欧(特别是葡萄牙)和印度尼西亚文化融合的产物。当代印度尼西亚流行音乐主要由年轻人消费。当嘟乐(Dangdut)是印度电影音乐,主要由前摇滚音乐家Rhoma Irama在20世纪70年代开创。这种风格不断发展,不仅在印度尼西亚,而且在马来西亚也保留了广泛的追随者。《梭罗河》《椰岛之歌》还有《星星索》都是印度尼西亚有名的传统音乐。但是这些音乐受到了葡萄牙音乐的影响,这种音乐文化叫“克隆钟”。另一种声乐形式叫叫“克恰克”,它是用人声来打节奏的歌曲。

视觉艺术

印度尼西亚的视觉艺术包括雕塑和雕刻,绘画,纺织品设计,珠饰,篮筐和其他形式,既丰富又多样。其中一些形式是由亚洲古代文化塑造的,包括中国周代晚期(公元前12-3世纪)和东山印度支那(公元前3世纪)的文化。

绘画

在现代绘画方面,受自然主义流派影响很深的拉登·萨利赫(Raden Saleh)被誉为“印度尼西亚现代绘画的先驱”。他的作品《蒂博尼哥罗亲王被捕》(1875)和《燃烧的森林》(1851)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林火中的野牛和猛虎》和《在爪哇捕猎小鹿》两幅画分别收藏在荷兰和法国博物馆。继拉登·萨利赫之后出现的印度尼西亚现代绘画大师有苏勃鲁托·阿卜杜拉、巴苏基·阿卜杜拉,后者在日本侵占时期,被任命为“官方画师”,后去泰国任宫廷画师。这一时期的著名画家还有苏佐约诺和阿樊迪(Affandi)等。1937年,在苏佐约诺(S. Sudjojono)的倡议下,印度尼西亚绘画史上第一个以本国画家组成的印度尼西亚画家协会(简称PERSAGI)在雅加达成立。1942年日本侵占印度尼西亚后,其文化政策之一就是利用美术为“大东亚圣战”、“大东亚共荣圈”效劳。现实主义画家亨·岸东的作品《黎明》描绘了印度尼西亚人民对黑暗统治的憎恨和对黎明即将来临的欢欣鼓舞。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艾哈迈德·苏加诺总统就召见画家苏佐约诺,鼓励他组织画家创作革命宣传画。1946年由苏佐约诺发起的印度尼西亚青年艺术家协会(简称SIM),和由阿樊迪等人倡导的人民美术家协会成立,这一时期著名的作品有:阿樊迪的《民兵》《机关枪库》《民兵布置战略》,苏佐约诺的《游击队的头兵》《战友》和《墓碑》,苏达尔梭的《前线司令部》,沙松高的《青年》,杜拉的《加诺兄在为独立而战的民兵中》《外国占领军的暴行》《游击队的准备》等。

印度尼西亚第一代接触国际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们1974年发表了《黑色十二月声明》,标志着“新艺术运动”(简称:GSRB)的开始。新艺术运动的组织者们对苏哈托统治下印度尼西亚艺术的单一感到沮丧,感叹“只有抽象现代主义,后印象派和古典现实主义等公认的普遍风格是才是被允许的艺术”。新艺术运动首先是对精英主义话语权下的艺术定义的背叛,认为艺术的定义不能仅限于装饰艺术、绘画和雕塑。 1974年,新艺术运动的参与者们在伊斯梅尔·马祖基(Ismail Marzuki)文化公园举办了展览。这个展览旗帜明确的揭示了大众文化与学院精英文化的对立。这些大众文化的作品用装置、行为、偶发艺术、综合材料、多媒体等等艺术形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直指政治权力、军国主义、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困境。 1979年之后,新艺术运动出现了分歧,并最终解散。1987年,西蒂·阿迪亚蒂·苏班贡(Siti Adiyati Subangun)和其他几位年轻艺术家重新出现,发表了题为“解放的美术,美术的解放”的宣言。

雕塑

印度尼西亚民间中国神话、宗教信仰和古典史诗,是其古代艺术创作的主要源泉,雕刻家在佛教和婆罗门教的神话题材中,创造了美丽的富有印度尼西亚色彩的雕刻,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在爪哇岛,扎巴拉的木雕有悠久的历史。该市还建立了木雕工业中心,创作了大量制作玲珑剔透的木雕艺术品。在巴布亚中部的阿斯玛特(Asmat)人,特别善于雕刻木质面具。巴厘省雕塑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它最初与巴厘人的宗教信仰息息相关。巴厘人喜欢雕刻家具、用具和房屋,甚至把洗澡间的水管也雕饰起来。很多雕刻品以古印度神话为题材,常刻有梵天神、毗湿奴神和湿婆雕像,也有栩栩如生的神鹰、神牛、雄狮、公牛等雕像。雕刻家所创作的青蛙、鸟类、鱼类、兽类等动物,形态活泼,形象逼真,工艺精湛,很富于表现力。雕刻材料有质地坚硬的花岗石、象牙、骨头、木头等。同时巴厘岛雕刻家十分重视寺庙雕刻,寺庙建成后,往往等待几个月甚至几年,待产生灵感后才开始创作,有的大型雕塑需要几代人来完成。,如婆罗浮屠佛塔的佛像和普兰巴南陵庙的三神像等。

关于现代雕塑,1947年,人民美术家协会曾举办过全国首次现代雕塑展览,展品包括石雕石膏像、水泥塑像等。亨德拉和特罗布斯等艺术家分别雕塑了《苏迪尔曼将军》等优秀作品。其中亨德拉的《苏迪尔曼将军》雕像,至今还屹立在日惹前中央国民委员会大楼前的广场上。20世纪60年代起,印度尼西亚建立了许多雄伟、精美的纪念碑和塑像。在首都缩影公园的勇士博物馆中,展出近20尊印度尼西亚各历史时期民族英雄的青铜塑像,以及独立广场上19世纪爪哇人民起义领袖蒂博·尼哥罗挥剑策马的雕像。这些雕像各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在木雕方面,1990年巴厘省雕刻家依·玛特·惠达、依格多特·摩登、依·哇扬和丹特拉曾将他们的作品在雅加达展出。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巴厘高超的传统雕刻艺术。

染织纹样

印度尼西亚各地具有各自独特的染织技术和纹样,通常用木兰、苏木茜草莪术等植物染料着色。色织上的纹样,并非依靠草图,而是代代口传,凭记忆完成。各地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松巴的动物纹样、西加里曼丹的人像纹样、苏门答腊岛巨港的花卉纹样、巴厘的经纬纹样等。印度尼西亚的染物,有巴迪、印金和绞染等染整技法。巴迪是蜡染制成的纹样染布。巴迪纹样中,几何纹样使人想到青铜器纹样,菱形、星形花样随印度文化而传入,树纹、孔雀纹从中原地区和印度传入,它们都被简化和装饰,成为爪哇风格。印金是将金箔或金粉用蛋清、胶等黏合剂附着于布上,主要产于巴厘、爪哇、巨港、占碑等地。在巴提克上印金的称为卡因普拉丹,主要用于结婚礼服、祭祀礼服。绞染是通过拧结布地来表现纹样。它作为纹样染中最古朴的技术,自古出现在世界各地。印度尼西亚的绞染以爪哇、巴厘及苏门答腊的巨港为主要产地。它以赤、紫、浅黄、绿色染制各种花纹和几何纹样。

民间工艺

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手工艺。在纺织品方面,苏门答腊岛岛生产一些最好的金银线编织纱笼,称为“songket”,南苏拉威西岛妇女生产色彩缤纷的手工编织丝绸,而巴厘岛、弗洛雷斯和帝汶则使用复杂的图案用天然纤维生产一些最好的纺织品。在木工艺方面,巴厘岛、阿斯马特(Asmat)、中爪哇省地区的工匠都可以制作精美的雕塑和家具装饰,而南苏拉威西岛的武吉士造船厂继续建造雄伟的“phinisi”纵帆船,直到今天还在印度尼西亚海域航行。还有使用天然木材,纤维,竹子,藤条和草等编制而成的手工艺品,以及银器、珠宝工艺等等,还有骨头、橡胶、椰子壳、纤维、角和其他天然材料被用于许多民间手工艺品中,包括吹管、小雕像、袋子、储物物品、彩绘雨伞,甚至完全由丁香制成的船只。

印度尼西亚最丰富的艺术形式之一——珠宝,反映了印度尼西亚妇女装饰她的传统服饰的愿望,如果没有各种传统珠宝,这种礼服是不完整的。马贝(Mabe)珍珠珍珠是雅加达外籍人士的最爱。金银器加工业在印度尼西亚由来已久。一些最好的黄金首饰来自苏门答腊岛最北部的亚齐特别行政区,那里生产精美的花丝作品,并在巴塔克土地上生产厚实的手镯和耳饰。黄金首饰遍布印度尼西亚各地,最著名的珠宝是巴厘岛和日惹市区内古城哥打格德的银器。巴厘岛的金银器几乎是手工制作的。巴厘岛珠宝非常具有创新性,采用传统设计,但通常情况下也有改编设计或复制西方买家展示的其他珠宝。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印度尼西亚一共有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有9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分别是印度尼西亚配剑、哇扬皮影偶戏、印度尼西亚的蜡染印花工艺、印度尼西亚昂格隆、巴厘岛的三种传统舞蹈、南苏拉威西岛的造船艺术Pinisi、马来武术传统、班顿、甘美兰;2个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千手舞和巴布亚人诺肯多功用袋手工编结或纺织技艺;1个优秀实践名册,为印度尼西亚北加浪岸的蜡染布博物馆——小学、初高中、职业学校和工艺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培训。以下是部分印度尼西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克里斯短剑(Keris)

2008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克里斯(kris或keris)是印度尼西亚一种独特的不对称配剑,由于它常被认为拥有魔力,所以既是武器,又是一种精神产品。所知最早的配剑铸于1360年左右,它很可能通过爪哇岛传遍东南亚。配剑的刃部通常很窄,有个不对称的刀把,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刀刃,呈显眼的波纹外观,称作“帕莫尔”。剑鞘通常木制,但铁制也大量存在,甚至有金制剑鞘。它的审美价值体现于“达泼尔”(剑刃的形状和设计,约近150种)、“帕莫尔”(刃上合金的装饰图案,约有60种)和“坦戈”,即配剑的历史和来源。一个铸剑铁匠(称“安普”)选择不同铁矿层的材料和陨石中的镍层制作刀刃。许多剑刃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传奇故事中的武器要花费几年时间。高质量剑刃的铸造,需要融合多种金属,数百次的炼以及极其精确的处理。铸造配剑的工匠也因拥有文学、历史和玄妙知识等而受人尊敬。配剑作为世代相袭的传家宝在平日和一些特殊庆典上为男女所佩带。为女人设计的要小一些。陪剑富有精神灵性和神话意味,已经成为具有魔力的护身符、武器、神圣的传家宝、法庭军人的辅助武器、庆典礼服的装饰、社会地位的标志、英雄品质的象征等。直至20世纪九十年代,爪哇的配剑铸造活动几乎停止了。原因是经济不景气和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但由于许多关心此项艺术的专家们的参与,这一传统正在复兴,配剑铸造工匠的数量也再次增长。

哇扬戏(Wayang)

2008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古典偶戏以精工制作的木偶和复杂的音乐风格而闻名,是起源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古老的故事讲述形式。今天,印度尼西亚皮影不仅在爪哇、巴厘岛流传,在周围的一些岛屿,诸如龙目、马都拉、苏门答腊和南加里曼丹岛等岛屿,也同样受到人们喜爱。

蜡染印花工艺

2009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印度尼西亚的蜡染印花工艺,围绕其手工染色的棉和丝绸服装的技巧、象征和文化,渗透到了印度尼西亚人的整个一生中:携带婴儿用的蜡染布吊带的装饰图案象征着带给孩子运气,而去世的人也有葬礼用的蜡染印花布。商业和学术场合中人们通常穿着印有日常图案的衣服,而婚礼和怀孕的庆祝,以及傀儡戏和其他艺术形式中,则融入了特殊图案的变化种类。蜡染印花服装甚至在某些仪式中承担着中心的作用。自豪的工匠把蜡染织物印染上色:他们用热蜡在织物上画出点与线的图案,热蜡可以抵挡植物和其他染料,因此工匠可以选择性地上色,将布料浸在一种颜色中,然后用热水除去布料上的蜡。图案的多种多样反映了各式各样的影响,从阿拉伯书法、欧洲的花束和中国的凤凰,到日本樱花、印度或波斯的孔雀。这种工艺常常是在家庭中世代相传下来,它与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文化认同密不可分,印度尼西亚的蜡染印花工艺通过其颜色与图案的象征意义,表达出印度尼西亚人的创造力和精神状态

昂格隆(Angklung)

2010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昂格隆(Angklung)是印度尼西亚的一种乐器,主框架用竹子做成,当中用藤条线悬挂着两节到四节竹筒。竹筒由工匠大师精心地切割削尖,目的是当竹框摇动是可以产生特定的音调。每个昂格隆只产生一个音符或和弦,因此为了可以演奏曲调需要几个人共同合作。传统昂格隆使用五声音阶,但1938年音乐家登·索廷纳(Daeng Soetigna)为昂格隆中引进了全音阶,于是产生了著名的昂格隆帕达(angklung padaeng)。昂格隆与印度尼西亚的传统习俗、艺术和文化身份认同密切相关,常在水稻种植、收获及割礼仪式上得到演奏。制造昂格隆的特殊紫竹必须在一年中蝉鸣的那两个星期砍伐,并要砍离地面至少三节以上的部分,以确保根可以继续繁衍。昂格隆的教习依靠口头代代相传,但在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也可以学到。

沙曼舞(Tari saman)

沙曼舞是印度尼西亚最受欢迎的舞蹈之一,起源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亚齐省的迦佑族(The Gayo)。14世纪迦佑族一位名为Syekh Saman的伊斯兰教传教士,创作了该舞蹈,后人以他的名字为该舞蹈命名。沙曼舞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希望增强族人之间彼此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独特之处在于舞者间高度的团结协作精神。沙曼舞通常在重要的庆祝活动或宗教仪式上演出。舞者身穿黑色服饰,绣有迦佑族彩色花纹,象征大自然并表达对大地的敬意。沙曼舞通常由十几位舞者共同完成,且人数必须为奇数,舞者们采用跪坐姿势,排成紧密的横列,领舞者位于中央以迦佑语领唱,全程并无任何乐器伴奏,单靠舞者的拍手、击掌声为节奏韵律。舞者们弹指、拍击双手、胸口、大腿及地面,随着节奏同时或交替摇摆及转动身体和头部,舞蹈动作反映了迦佑族的日常生活及宗教礼仪。沙曼舞是印度尼西亚文化多样性神秘主义的见证之一,从2011年开始,沙曼舞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尼西帆船(Pinisi)

皮尼西帆船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木质双桅帆船,其造船技艺源于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地区的布吉族和望加锡族。Pinisi一词实际上是船帆的名字,该船的主体由两个主桅、七面船帆组成。两个主桅喻意为伊斯兰教中的两句“清真言”,七面船帆喻意为古兰经首章的七节启示经文,同时也承载着印度尼西亚民族的祖先们走遍世界七大洋的开拓进取精神。

甘美兰(Gamelan)

2021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美兰(Gamelan)既指代传统印度尼西亚打击乐团,亦可是此类乐团的全套乐器。乐团的构成通常包括木琴、锣、八音锣、鼓、铜钹弦乐器和竹笛。甘美兰由男女老少共同演奏,常出现在宗教仪式和社区活动中。甘麦兰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是印度尼西亚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部分。甘美兰以正式(小学到大专院校)和非正式(家族和音乐作坊)教学的形式传承。

诺肯袋(Noken)

诺肯袋在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地区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分布在巴布亚中部高地的部落将诺肯袋做为日常携带、存放物品或携带小婴孩的工具,同时诺肯还是和平、富饶、美好的象征。诺肯袋的携带方法独特,当地人在使用时会将其悬挂在头顶,用于承担重物。诺肯袋由纯手工编织而成,当地人将树枝、树茎、树皮进行切割,在沸水中浸泡,剩余的木纤维在晒干后被搓成绳,再采用编织或打结的技艺将其制作成网状的诺肯袋,有时还会使用天然的染料赋予其颜色。制作诺肯袋的过程繁琐,需要良好的手工技能和耐心,一般制作一个大尺寸的诺肯袋需耗时3周甚至2至3个月。巴布亚的女性从小就必须学习制作诺肯袋,学会制作诺肯袋是女性成年的标志,也是她们能够进行婚配的重要条件。现在制作和使用诺肯袋的人数正在减少,威胁这种技艺传承的因素有很多,传统意识的削弱、手工艺人数量的减少、工业包装袋的制造等问题。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诺肯袋纳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

印度尼西亚一共有9个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有5个,分别是婆罗浮屠寺庙、巴厘岛省的文化景观、沙哇伦多的翁比林煤矿遗产、普兰巴南神庙桑义兰早期人类遗址;世界自然遗产有4个,分别是科莫多国家公园、洛伦兹国家公园、苏门答腊热带雨林乌戎格库龙国家公园

巴厘岛省的文化景观

巴厘岛的文化景观由五个水稻梯田及其水庙组成,占地19500公顷。这些寺庙是一个由运河和堰塘组成的合作水管理系统的重点,被称为subak,可以追溯到9世纪。景观中包括18世纪的皇家水庙Pura Taman Ayun,这是岛上最大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该苏巴克反映了Tri Hita Karana的哲学概念,它将精神、人类世界和自然界结合起来。这种哲学诞生于过去2000年巴厘岛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塑造了巴厘岛的景观。Subak系统的民主和平等的耕作方式使巴厘岛人成为群岛上最多产的水稻种植者,尽管面临着支持密集人口的挑战。该景观201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普兰巴南寺庙群

建于10世纪的普兰巴南寺庙群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湿婆神建筑群。六座寺庙在同心广场的正中间拔地而起:其中三座主寺庙饰有罗摩衍那史诗的浮雕,分别供奉着印度教的三位主神(湿婆、毗湿奴和罗摩);另外三座寺庙为守护神灵的动物而建造。印度教寺庙装饰着浮雕,展示了印度尼西亚版的罗摩衍那史诗,这些浮雕是石雕的杰作。这些周围环绕着数百座神社,这些神社分为三个部分,展示了爪哇公元8世纪高水平的石头建筑技术和建筑。普兰巴南寺庙大院拥有500多座寺庙,不仅代表着建筑和文化瑰宝,也是过去宗教和平共处的有力证明。该寺庙群于199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科莫多国家公园

这里的火山岛上生活着大约5700只巨大蜥蜴。它们因为外观和好斗而被称作"科莫多巨蜥",世界其他地方尚未发现它们的生存踪迹。这些蜥蜴引起了研究进化论的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这里,干旱的热带大草原上高低不平的山坡,棘手多刺的绿色植被凹地和壮丽的白色沙滩,与珊瑚上涌动的蓝色海水形成了鲜明对照。科莫多国家公园最引人注目的居民是科莫多蜥蜴(巨蜥属 komodoensis)。这些巨型蜥蜴在世界其他地方都不存在,具有极大的科学意义,特别是它们的进化意义。科莫多蜥蜴因其外观和攻击性行为而被称为“科莫多巨蜥”,是现存最大的蜥蜴物种,平均长度为2至3米。该物种是曾经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大型蜥蜴遗物种群的最后代表。除了是科莫多巨蜥的家园外,该公园还为许多其他著名的陆生物种提供了避难所,例如橙脚灌木鸡,一种特有老鼠和帝汶鹿。科莫多丰富的珊瑚礁拥有种类繁多的物种,强大的洋流吸引了绿海龟鲸目海豚儒艮的存在。印度尼西亚家公园于199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洛伦兹国家公园

洛伦兹国家公园(2万公顷)是东南亚最大的保护区。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包含从雪盖到热带海洋环境(包括广阔的低地湿地)的连续、完整的样带的保护区。该地区位于两个碰撞的大陆板块的交汇点,地质复杂,山体形成持续,冰川作用形成重大。该地区还包含化石遗址,这些化石遗址提供了新几内亚岛生命进化的证据,具有高度的特有性和该区域最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在该地区已确定了34种植被类型和29个土地系统,以及约123种记录的哺乳动物,占伊里安查亚省哺乳动物总数的80%。所记录的哺乳动物包括世界上三种单体动物中的两种:短喙针鼹(Tachyglossus aculeatus)和长喙针鼹(Zaglossus bruijinii),这是一种新几内亚的特有动物。印度尼西亚家公园于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门答腊热带雨林

苏门答腊250万公顷的热带雨林由三个国家公园组成:古农列尤择(Gunung Leuser)、布吉克尼西士巴拉(Kerinci Seblat)以及巴瑞杉西拉坦(Bukit Barisan Selatan)国家公园。这里拥有长期保护苏门答腊种类各异且多样化的生物群和濒危物种的巨大潜力。保护区中约有1万种植物种类,包括17个本地种类;超过200种的哺乳动物;580种鸟类,其中465种是不迁徙的,21种是当地特有的。在哺乳动物中,22种是亚洲特有的,15种仅限于印度尼西亚地区,其中包括苏门答腊猩猩。该保护区也提供了这个岛进化的生物地理学证据。该地于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国家象征

国旗

印度尼西亚国旗(印尼语:Sang Merah Putih),也被称为“荣耀红白”,1945年8月17日正式采用印度尼西亚旗,国旗源自于马加帕西帝国时代的、由九条红,白条纹组成的旗帜。呈长方形,长宽比例为3:2。国旗它是由红与白两条横带组成的旗帜,白上而下由红、白两等宽色条排列而成。红色象征物质生活,白色象征精神存在,二者之合代表完整的人一一肉体与精神的统一,概括了英雄主义、阿萨萨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价值观。

国徽

印度尼西亚国徽定于1950年2月11日。图案为一只雄伟的神鹰胸前戴着盾牌,神鹰也被称作迦楼罗(Garuda)。神鹰有喙、翅膀、尾巴和爪子,象征着发展的力量和权力,爪子里抓着一面写着“殊途同归”(Bhinneka Tunggal Ika“古爪哇语”)的旗帜。神鹰的脖子、翅膀和尾巴上分别有45根、17根和8根羽毛,象征着印度尼西亚于1945年8月17日独立。盾牌代表国家的五个基础,由五部分设计组成:五星象征着对神道的信仰;链条代表人道主义榕树象征着民族主义;牛头象征着民主;谷穗象征着社会公正。

国歌

印度尼西亚国歌为《伟大的印度尼西亚》,作者是W.R. SOEPRATMAN。创作于1928年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运动期间。很快,这首呼吁民族团结和觉醒的歌曲开始流行。独立后,它成为国歌。

国鸟

爪哇鹰雕(Spizaetus bartelsi),当地人称之为Elang Jawa,在1993年被宣布为印度尼西亚的国鸟和印度尼西亚所有稀有物种的象征。爪哇鹰只存在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是世界上最不为人知但又最濒危的猛禽之一。该类鸟中等大小,居住在森林中的鹰。成年鹰的冠和小嘴是黑色的,长冠(通常几乎是垂直的)是黑色的,顶端是白色。头部和颈部两侧为栗色,背部和翅膀为深褐色,长尾巴为褐色,有黑色条纹。乳白色的喉部有深色的中间条纹。底部的其他部分呈白色,有红褐色的条纹。未成鸟类似,但其下体较普通,头部较暗淡。

国花

印度尼西亚的国花是毛茉莉。这种花的拉丁名是“Jasminum Sambac”。这在全国各个地区都很容易找到。茉莉花植物被归类为灌木,即木本植物,有分枝,贴着地面低矮生长,没有直立的茎,约0.3-3米的高度。从哲学上讲,茉莉花被认为是纯洁和清白的象征。这种花经常被用于各种婚礼仪式,爪哇习俗中就是其中之一。茉莉花的存在蕴含着美丽和谦逊的含义,因为尽管它长得不高,但却有一种芬芳的香气,闻起来很舒服。这种花蕴含着希望印度尼西亚成为一个在各种民族和文化多样性中真诚和纯洁的国家,也离不开谦逊伴随着继续让国家的名字感到骄傲的精神。

国父

艾哈迈德·艾哈迈德·苏加诺印度尼西亚语:Bung Sukarno)是印度尼西亚前总统,1901年6月6日出生于东爪哇泗水的一个土著贵族家庭,拥有土木工程学位,是印度尼西亚的国父。苏加诺致力于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他曾担任印度尼西亚民族政治联盟主席、印度尼西亚党主席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1965年九三零事件后,他被剥夺了总统权力,1967年3月他被免职并被软禁。1970年6月21日,苏加诺在雅加达去世,享年69岁。

旅游

综述

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日本是印度尼西亚前五大游客来源国,近年来受到新冠的影响游客人数有所下降,2020年来访印度尼西亚的国际游客人数为402万人次。自2011年以来,“精彩的印度尼西亚”一直是印度尼西亚促进旅游业的国际营销活动的口号。自然和文化是印度尼西亚旅游的主要吸引力。印度尼西亚拥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雨林覆盖了印度尼西亚57%的土地(2.25亿英亩)。苏门答腊岛西加里曼丹的森林是受欢迎的目的地,比如猩猩野生动物保护区。此外,印度尼西亚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之一,长达54,716公里。古老的婆罗浮屠和普兰巴南寺庙,以及托拉贾和巴厘岛的传统节日,是一些受欢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印度尼西亚有9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包括科莫多国家公园和Sawahlunto煤矿,还有19个暂定名单,包括布纳肯国家公园和拉贾安帕特群岛。其他景点包括印度尼西亚历史上的特定点,如雅加达和三宝垄老城的荷属东印度殖民地遗产,以及帕加鲁永、乌布日惹的皇家宫殿。婆罗浮屠位于中爪哇省,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庙,也是印度尼西亚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重要景点

婆罗浮屠寺庙

婆罗浮屠寺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庙。该寺庙始建于9世纪塞伦德拉王朝统治时期。位于爪哇岛中部。整个建筑分为三层。基座是五个同心方台,呈角锥体;中间是三个环形平台,呈圆锥体;顶端是佛塔。四周围墙和栏杆饰以浅浮雕,总面积2500平方米。围绕着环形平台有72座透雕细工的印度塔,内有佛龛,每个佛供奉一尊佛像。其寺庙占地面积为123平方米,是设计的杰作。它有2672块浮雕和504尊佛像的装饰。即使经过十个世纪的荒废,该寺庙仍然非常坚固。它曾经被埋在火山灰下,在1815年被重新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印度尼西亚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合作,将婆罗浮屠恢复到它以前的威严。修复工作花了八年时间,但今天婆罗浮屠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宝藏之一,包括印度尼西亚。该寺庙群于199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巴厘岛

巴厘岛被称为神岛。位于印度洋赤道以南,爪哇岛以东,西临巴厘岛和爪哇海峡,东临龙目岛,南北分别以爪哇海和印度洋为界。该岛大致呈菱形,东西宽140公里,南北宽80公里,面积约为5620平方公里。巴厘岛也因其是冲浪者的天堂而闻名。巴厘岛还以其奇幻的当地舞蹈、丰富的宗教仪式、独特的艺术和工艺、海边的豪华酒店和令人兴奋的夜生活而闻名。雕刻精致的寺庙随处可见。库塔是巴厘岛最著名的海滩之一。由于巴厘岛位于赤道以南8度,这里的气候是典型的热带气候,全年温暖湿润,主要有两个明显的季节:旱季和雨季。巴厘岛中央山脉(火山)周围的一些地区有几座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峰。这里的温度相当低,降雨量比沿海地区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